句子语病的常见类型例子_句子语病类型及事例
1.详细整理语病类型
2.常见句子病句类型
3.病句的种类及修改的方法有哪些?
4.十四个病句类型,急。。。。。。。
修改病句,指对一句有语病的句子进行修改,使其不改变原意,句子更通顺。病句错误类型有哪些呢?下面是我整理的病句错误类型,欢迎阅读
病句错误类型1
一、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例1:他那和蔼可亲的笑容,循循善诱的教导,时时出现在我眼前。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主谓搭配不当,主语中心语?教导?和谓语中心语?出现?不搭配。将?循循善诱的教导?删去即可。
2.动宾搭配不当
例2:我们参观了这个学校开展学英雄活动的经验。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动宾搭配不当,谓语中心语?参观?和宾语中心语?经验?不搭配。将?参观?改为?学习?即可。
3.主宾搭配不当
例3:冬天的济南是晴朗无云的季节。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主宾搭配不当,主语中心语?济南?和宾语中心语?季节?不搭配。将?冬天的济南?改为?济南的冬天?即可。
4.修饰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
例4:他在培育杂交水稻方面花费了很大的心血。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修饰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修饰语?很大?和中心词?心血?不搭配。将?很大?改为?很多?即可。
5.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例5:哥哥不但瘦,而且精神饱满。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将?不但而且?改为?虽然但是?即可。
6.两面与一面搭配不当
例6:能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衡量一节课成功的重要标准。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两面与一面搭配不当,?能否?包含了两方面内容,?成功?只包含了一方面内容。在?成功?前加上?是否?即可。
二、成分残缺
1.缺少主语
例7:通过讨论,使我们的决心更大了。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缺少主语。将?使? 删去即可。
2.缺少谓语
例8:春天来了,校园中的花草树木。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缺少谓语。在句末加上?生机勃勃?即可。
3.缺少宾语
例9:我们应该从小培养诚实守信。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缺少宾语。在句末加上?的美德? 即可。
三、成分赘余
1.重复多余
例10:我们必须拿出自己的正版计算机软件,否则,拿不出新软件,就难于抵制不健康的盗版软件。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重复多余。?否则?和?拿不出新软件?二者重复,应取其一。
例11:只有密切接触社会,联系群众,才能对国家安危和人民忧乐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意见。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重复多余。?真知灼见?和?意见?重复。
2.否定多余
例12:我们应该遵守交通规则,以免不出现事故。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否定多余。有些词语,如?禁止防止忌避免以免?等词语,本身就有?设法阻止?的意思,其后不能再用否定词,否则,将改变句子本来的意思。修改时,将?不? 删去即可。
例13:我们无论如何不能不承认,太阳不是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的。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否定多余。?不能不承认?这一双重否定表示肯定的意思,后边再加上?不是?这一否定词,整个句意最终就变成否定了。修改时,将?不?删去即可。
3.约数多余
例14:这次火灾造成的经济损失,据有关部门保守估计,直接损失至少在四千万元以上。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约数多余。概数词的前后不能加上?至少最多最高超过最低?一类的词语。修改时,?至少?和?以上?只可取其一。
四、中考试题中其他常考易错病句类型梳理
1.语序不当
例15:这个问题对我印象很深刻。
病句错误类型2
1.(2011?益阳市一中高三第一次月考)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广大消费者对今年三月十五日媒体曝光的南方某地方包庇地下黑工厂的做法极为愤慨,产品质量问题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
B.2009年,中国社会经济各项主要运行指标先抑后扬,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实现回暖和显现强劲增长,在稳定全球经济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C.新中国成立六十年的庆祝活动,大大激发了全国人民炽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D.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拯救地球家园,遏制气候变暖,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每个国家和民族,每个企业和个人,都应当积极地行动起来。
解析: B.成分残缺。?显现强劲增长?后面应补?的势头?之类的词语。C.搭配不当。激发爱国热情可以,激发民族精神不行。 D.语序不当。改为?遏制气候变暖,拯救地球家园?。
答案: A
2.(2011?河南省平顶山调研)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电视剧《南下》首次触碰了新中国历史上一段特殊的记忆,它引发的不仅是人们对?南下干部?这个群体的关注,同时还有对那段红色历史的回味。
B.去年春晚人气最旺的当属解散多年又重聚的小虎队,虽然已经青春不再,但当他们活泼欢快地唱起当年的成名曲时,观众顿时成了欢乐的海洋。
C.火车票实名制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杜绝票贩子,更能有利于维护公民乘坐火车的权利,改变当前火车票销售过程中的不公平现象。
D.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办公大楼日月坛?微排大厦亮相德州,综合运用太阳能热水供应、暖、光伏并网发电,每年可节约标准煤2 640吨、节电660万度。
解析: B.?观众顿时成了欢乐的海洋?搭配不当。C.不合逻辑,?一定程度上杜绝?自相矛盾。D.?运用?缺宾语,在后面加?技术?。
答案: A
3.(2011?桂林中学期中)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目前,市场上有转基因食品如大豆油、油菜籽油及调和油等均已作了标志,今后,农业部门将借鉴国外标志管理经验,进一步完善转基因产品标志管理制度。
B.中石油 2月17日宣布,已与俄罗斯国家石油管道运输公司签署了从俄罗斯斯科沃罗季诺到中国边境的管道设计、建设和运营协议。
C.针对?三农?问题,全国政协组织专题调研组分赴黑龙江等地,与全国13个产粮大省政协联合调研,提出了关于稳定粮食生产、拉动农村消费、增加农民收入的建议。
D.毋庸置疑,网络民意表达较之传统媒体上的民意表达更为直率、本真,一些社会热点因为网络这面?镜子?的存在而增加了透明度,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解析: A.?市场上有转基因食品如大豆油、油菜籽油及调和油等均已作了标志?句式杂糅。C.语序不当,应为?稳定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拉动农村消费的建议?。D.成分残缺,?有助于问题的解决?的主语应为?网络这面?镜子?的存在?。
答案: B
4.(2011?陕西省秦岭中学期中)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福建土楼具有防匪防盗、防震防潮、冬暖夏凉、生活方便,虽经百年风雨或战争硝烟,至今仍巍然屹立,享有?东方古城堡?之美誉。
B.目前地理信息交换的技术问题已经基本成熟,一旦地理信息为广大公众所认可,那么地理信息产业将迅速崛起。
C.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经济动荡,进一步拉大了世界贫富的距离,导致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严重衰退,贫困人口数量不断攀升。
D.要尽快培养出适应新世纪的人才,关键问题是先进的教育理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引导学校教育不断向前发展。
解析: A.成分残缺,缺少了与?具有?搭配的宾语中心词。B.搭配不当,应删去?问题?,或把?成熟?换为?解决?。D.句式杂糅,?关键问题?和?起着决定性作用?两种句式混合在一起。
答案: C
5.(2011?海南省三亚一中月考)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针对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即将于2月28日开幕的世界经济论坛第三十九届年会确定了?重塑危机后的世界?,旨在寻找稳定金融市场与促使经济增长的良策。
B.在发达国家,?智囊团?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独立于决策机制的政策研究和咨询机构,现如今它已成为影响政策决策科学化和推动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C.南昌火车站位于京九、浙赣两条铁路干线的交汇处位置,今年春运期间,日均发送旅客量比去年增长了56%。尽管是大年初一,车站的大厅里仍有不少旅客在排队购票。
D.如果一个人对社会做出贡献,社会能够给其应有的回报,他就会对社会产生责任感。近年来,中国将明确提出这一基本理念,并在政策制定和二次分配上有所体现。
解析: A项为成分残缺,缺少?确定?的宾语,可在引语后加?的主题?;C项为句式杂糅,为?处于位置?与?位于处?杂糅,去掉?位置?即可;D项为不合逻辑,?近年来将?自相矛盾。
答案: B
6.(2011?海南省四校联考)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国家电网能源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蒋莉萍在参加中国无锡国际新能源产业峰会时表示,中国的智能电网和国外的完全不一样,主要原因是因为中国的自然环境因素所造成的。
B.尽管肉的生产已经完全实现自给,但每年仍需从美国、欧盟和加拿大三大主要猪肉出口国进口数量可观的猪肉。
C.实施名牌战略,精心打造世界知名品牌,是加入WTO之后,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形势,我国各大企业相继制定的发展策略。
D.由于未来的创业板上市公司顶着?科技创新?之类的光环,很可能吸引更多的投机资金,从而获得更高的估值水平。
解析: A.句式杂糅,?主要原因是因为所造成的?不能混用;B.搭配不当,?猪肉的生产?与?自给?不能搭配,可将?猪肉的生产?改成?生产的猪肉?;D.滥用介词,?由于?致使主语缺少。
答案: C
7.(2011?海南五校联考)下面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市今年将扩大北湖新区的建设力度,把它建为一个集行政、办公、旅游、度、教育科研于一体的现代化新城。
B.全国扫黄打非办要求各地各部门进一步加大整治、打击力度,坚持把抓源头、抓大案作为突破口,取多种手段侦破网络犯罪案件。
C.到这里之前,一定要好好地了解和读懂清史,否则不好好了解和读懂清史,你只能看到那些不说话的建筑,却无法真正地理解冰冷下火热的历史。
D.专家认为,造成不少中年男性严重脱发,一是血液循环中男性激素缺乏或失调,二是化学物品对毛囊造成严重伤害。
解析: A项搭配不当,?扩大?和?力度?不搭配,应把?扩大?改为?加大?。C项语意重复,?否则?一词就是?不好好了解和读懂清史?的意思。D项成分残缺,应为?造成不少中年男性严重脱发的原因?。
答案: B
8.(2011?宁夏西吉县回民中学月考)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美国卿希拉里20日抵京,开始为期三天的访华行程,中美双方希望通过此次访问增进互信、扩大合作、加强对话,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
B.贸易保护主义不同于正当的贸易保护措施,有的国家一味用利己损人的贸易保护措施,将使金融危机下本已十分严峻的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
C.?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已于10月26日正式启动,从10月26日起全国中小学生每天要求长跑,其表现将记入中小学生成长记录。
D.张艺谋和他的团队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令人惊艳的出色表现,登上了?2008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领奖台。
解析: A.语序不当,应为?加强对话、增进互信、扩大合作?;C.?全国中小学生每天要求长跑?主客颠倒;D.缺少介词,应在?团队?后加上介词?以?。
答案: B
9.(2011?宁夏银川一中月考)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躲猫猫?在一片质疑的喧嚣中成为处理网络舆情的实验性标本,有专家认为,目前的当务之急是保证调查程序的公正性、信息的透明化,让人信服。
B.某报记者一篇报道地方强制拆迁、侵害群众利益的文章,惹恼了当地官员,他们竟派公安人员到报社拘传记者,其根本原因是滥用公权在作怪。
C.刚刚过去的特大的我国南方罕见的冰灾雪灾,让我们记住了唐山市13位普通农民自费救灾的慷慨豪情,也让我们在这种可歌可泣的英雄义举中感受到了寒冬里特殊的温暖。
D.我省药品食品监督部门已着手对全省食品生产企业按照诚信度等级进行分类管理,不良记录的多少,将直接影响企业的诚信等级。
解析: A.表意重复;B.句式杂糅,可去掉?在作怪?;C.语序不当,应该把?特大的?放到?冰灾雪灾?前面。
答案: D
详细整理语病类型
第十节 常见的语法错误
一 句法成分搭配不当
所谓句法成分搭配不当,是指句子中密切相关的句法成分,如主语和谓语、述语和宾语、定语和中心语、状语和中心语等,在组织句子时,由于没有注意照顾它们之间的配合,结果造成了搭配不当的毛病。
(一) 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
主谓搭配不当是常见的毛病。请看下面的例子:
(1)*修建高速公路是很必要的,但是应该看到,我们国家的经济基础还比较低,
还不能一下子省与省之间都通高速公路。(报)
例(1)“经济基础”不能与“低”搭配。如果要保留“经济基础”,可以将“低”改为“薄弱”;如果要保留“低”,可以将“经济基础”改为“经济发展水平”。
下面的例子是主谓搭配不当的另一种情况:
(5)*理论正确是衡量文章好坏的重要标准。
例(5)主语“内容正确”是从一个方面说的,而谓语“是衡量文章好坏的重要标准”则是从两方面说的,不搭配。宜将主语改成“内容是否正确”或“内容正确与否”。
当主语或谓语是联合词组时,更要注意主谓的配合。下面的句子都有问题:
(7)*一年不见,她的身体,她的业务水平和思想水平都比先前提高了许多。(刊)
例(7)“业务水平”和“思想水平”可以说“提高”,“身体”是不能说“提高”的。可将“身体”改为“健康水平”,便两项都照顾到了。当然也可以这样改:
(二)述语和宾语搭配不当
述语和宾语搭配不当,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语义上不搭配,例如:
(1)*合伙人如严重违反合伙协议约定的义务,由此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将由违反协
议者负责赔偿。(刊)
例(1)“违反”和“义务”在语义上不能搭配。宜改为“合伙人如严重违反协议,不履行合伙协议约定的义务,……”。
另一种是语法上不搭配。例如:
(4)*经过这一阶段的整顿,见到了成效,初步改变了这一条街长期来一直比较混
乱。(报)
例(4)动词“改变”要求后面所带的宾语是名词性的,而“这一条街长期来一直比较混乱”是个主谓词组,不属于名词性词语。应在“……比较混乱”之后加上“的状况”三个字。
当述语或宾语为联合词组时,更要注意述语和宾语之间的配合。下面的例句在述宾配合上都犯有顾此失彼的毛病:
(7)*现在,我又看到了那从小住惯了的用山区特有的石板和茅草盖成的小屋子,
那阔别多年的乡亲,那熟悉可爱的乡音,那胶东人特有的幽默而爽朗的笑声。
(刊)
例(7)作述语的“看到了”不是联合词组,而作宾语的“……小屋子,……乡亲,……乡音,……笑声”是个联合词组。“看到了……小屋子,……乡亲”,是说得通的;“看到了……乡音,……笑声”,不合情理,声音只能听到,不能看到。这可能是写到后面就忘了前面了,以致犯了顾此失彼的错误。
(三)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修饰语,包括定语和状语,是修饰、“打扮”中心语的。我们在本章第七节七小点里曾经指出,“修饰语和中心语配合得好,就会收到很好的表达效果”。如果二者搭配不当,不但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反而会弄巧成拙。例如:
(1)*在天安门广场,在香港倒计时牌前,庆祝香港回归的鼓乐声、欢呼声汇成了
一支动人的历史性歌声。(报)
例(1)“歌声”前用了三个修饰成分――“一支”、“动人的”、“历史性”,其中“一支”和“历史性”就都不能跟“歌声”搭配。再说,“歌声”是比较实的,“……鼓乐声、欢呼声汇成了……歌声”,这说法也不贴切。例(1)宜改为:
上面所谈的几对句法成分之间搭配不当的毛病,需特别注意。除此之外,有时还需注意主语和宾语之间的配合问题。主语和宾语虽然在语法上并不发生直接的关系,但如果谓语动词为“是”、“成为”或“~成”等,主语跟宾语在意义上就会有密切的联系,就需要注意它们的配合。关于这一点,我们已经在本章第五节里的“在主谓组合中要注意的问题”一小节中谈到了,这里不妨再举一例:
(15)*在哈尔滨、沈阳两地举办的日本**节以及下月即将在其它城市上映的五部
日本影片,都是独具日本民族风格与特色的好作品。(报)
例(15)一紧缩,句子的基本框架是:“……**节以及……影片都是……好作品”。“影片是好作品”,说得通;“**节是好作品”,显然不通,这里就没注意主语和宾语在语义上的配合。例(15)可以改为:
二、句法成分残缺
句法成分残缺是指句子里缺少了必不可少的句法成分。例如:
*这几年来,大家越来越认识到,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中,必须明确树立起依靠科
学技术,加快开发新产品,这样才能使企业不断发展。(报)
这个例子中的“树立起”要求后面跟一个名词性宾语,而现在后面所跟的“依靠科学技术,加快开发新产品”是个动词性词语,显然不合要求,原因就在于犯了残缺的毛病,缺少了宾语中心。应在“……新产品”后面加上“的观念”三个字。
残缺有多种类型,下面分别介绍。
(一)残缺主语
这是写作中常见的语法错误。这多半是滥用介词和使动句式造成的。像下面这种说法在目前的报章杂志上随处可见:
(1)*在老师和同学们的热心帮助下,使他的学习成绩迅速提高。(刊)
例(1)逗号前是个介词结构“在老师和同学们的热心帮助下”,逗号后是的使动句式“使他的学习成绩迅速提高”,整个句子没有主语。从内容上看,那主语可以是“老师和同学们的热心帮助”,但由于滥用“在……下”这类介词结构,这使“老师和同学们的热心帮助”失去了作主语的资格;也可以让“他的学习成绩”作主语,但由于用了使动句式,“他的学习成绩”也失去了作主语的资格。可以有两种改法:一是将“在”和“下”删去,保留使动句式;一是保留“在……下”的说法,把“使”字去掉。下面再举些类似的病句:
有时,复句中各分句的主语虽然相同,但也不能随便省略。例如:
(12)*清华有数以千计的人,或者直接聆听过周总理的教诲,或者同周总理亲切座
谈过,或者向周总理汇报过工作,受到了周总理细致入微的关怀。
这个复句一共包含五个分句,其中“或者……,或者……,或者……”这三个分句是分述,最后那个“受到了……”的分句是总说。那个总说的分句主语不能随便省略,省略了就会使句子不通畅,意思也不清楚。按现在的写法,读者可能以为受到周总理细致入微关怀的只是“向周总理汇报过工作”的那部分同志。其实,作者的原意并不是这样。宜在“受到”前加上“他们都”三个字。除此之外,在句子组织上也还可以进一步推敲。
(二) 残缺谓语
残缺谓语的毛病比起残缺主语的毛病来要少得多,但是有,这多半是因为急于往下写,一时疏忽所所造成的。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由于句子长,写到后面忘了前面,把整个谓语漏掉了。例如:
(1)*唐总经理一听说×国厂商不顾信义,单方面撕毁合同,停止供应汽车零件,
就怒火中烧。他由于按捺不住怒火而折断了手中的铅笔这个动作,如果唐总经
理不发火、不激动,倒是不符合他的思想性格的,这丝毫谈不上有什么鲁莽之
处。(刊)
例(1)这一段话是用来反驳别人意见的。显然在第二个句子的“他……这个动作”之后落了谓语。宜补上“是合乎情理的”一类谓语。
另一种残缺谓语的情况是,指残缺谓语中心动词。例如:
(三) 残缺宾语中心
汉语里的及物动词大部分要求带名词性宾语。可是,常常见到该带名词性宾语的动词后面却带上了非名词性宾语,这种毛病大多数表现为残缺宾语中心。例如:
(1)*他又组织技术人员改装了那条豆腐生产线,并把另一间空房改造成生产豆腐。
(报)
例(1)宜在“生产豆腐”后补上“的车间”三个字;或者干脆把“生产豆腐”换成“豆腐房”。
(四) 残缺必要的虚词
在句子里缺少了必不可少的虚词,是残缺的另一种常见的毛病。这里只谈下列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少了助词“的”。在汉语里,动词性成分和主谓词组一般不能直接作名词的定语,中间非要用“的”不可。少了“的”,实际表示出来的意思跟想要表示的意思会出入很大。例如,要是把“他要我吃的碗”中的“的”落了,说成“他要我吃碗”,就会闹笑话;而如果把“我偏支持他反对的那个人”里的“的”丢了,说成“我偏支持他反对那个人”,则正好跟原意相反了。句子如果比较短,一般不容易犯这样的错误;句子一长,前后照顾不周,就往往容易把“的”漏掉。例如:
(1)*我会相信他散布谣言而跟我的女朋友分开吗?
例(1)应在“他散布”和“谣言”之间加上“的”,变主谓词组(“他散布谣言”)为偏正词组(“他散布的谣言”),因为“我”不相信的不是“他散布谣言”这件事,而是“他”所散布的“谣言”。
另一种情况是,缺少必要的关联词语。在汉语的复句里,有时可以不用关联词语。特别在口语里,常常是能不用就不用。下面是老舍作品《全家福》剧本里的一段对话:
(3)唐大嫂由乡下来看她爱人,把住址条子丢了,她只粗粗地记得唐大哥在南河沿
肥料厂,找了半天也找不着,急得直哭,交通警把她交给了我,我帮着又找了
一阵子,也没有用,我就把她领到这里来了。(老舍《全家福》)
这段话一共包含九个分句,中间几乎没有一个关联词语(最后一贯分句里的“就”可以算一个),也不必给补上什么关联词语。但是,有时如果在前面的分句里根据表达的需要用了关联词语,那么往往要求在后面的分句里用上与之呼应的关联词语。如果不慎漏用了,就会使句子脉络不清,甚至使句子站不住。例如:
三 词语的位置摆得不是地方
句子里词语的位置放得不当,造成结构混乱,会影响句子意思的表达。例如:
(1)*为推进国营企业的改革,有人提出可考虑推行股份制。为慎重起见,许多领
导同志就该不该实行股份制的问题,深入各方面听取了广泛的意见。(报)
例(1)作者本意是要说许多领导就该不该实行股份制问题广泛、深入地听取了各方面意见。但由于作者把“深入”、“广泛”、“各方面”这些修饰成分放得不是地方,造成了句子结构的混乱,使句子意思含混不清,甚至会让人误解为“深入”是动词,“各方面”是作“深入”的宾语。
(一) 修饰语位置不当
修饰语位置不当也是比较常见的毛病,如例(1),又例如:
(2)*据美国报纸最近报道,多个病例表明,大量食用含有丰富维生素C的胡萝卜、
西红柿、青菜等,不失为一种好的治疗癌症的方法。(报)
例(2)、(3)是名词前几个定语的顺序有问题。例(2)“好的”和“治疗癌症的”这两个定语应互相换个位置。一般说,如果名词前有一个由形容词带“的”的定语,有一个由动词性词语带“的”的定语,那么通常是动词性词语带“的”的定语放在前面。
(二) 前后互相对应的词语对不上号
前后互相对应的词语,次序不一致,彼此对不上号,这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词语位置不当的毛病。例如:
(1)*饰演这男女主人公的是人们熟悉的陈冲和高飞。(刊)
例(1)不熟悉陈冲和高飞这两位演员的人,看了这句话会以为陈冲是男的,高飞是女的,其实正相反。应把他们俩的名字倒换个位置,说成“高飞和陈冲”。
(三) 某些词语的位置跟介词的要求不合
有些介词在使用上对某些词语的位置有特殊要求,譬如在前面我们讲过,使用介词“把”,要求否定词放在“把”之前。我们只能说“他没把信交给我”,不能说“*他把信没交给我”。不注意这一点,也容易犯词语位置不当的语法错误。例如:
(1)*我们年青人应该有远大的理想,把自己的一切应该无私地献给祖国,献给人
民。(报)
例(1)助动词“应该”要放在“把”字之前。上面说的是使用介词“把”中出现的位置问题。
使用介词“对”或“对于”时,必须注意主、客的位置问题,否则也会出错。例如:
(2)*古人云“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个道理对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使用介词“对”和“对于”时,行为动作的主体要放在主语的位置上,客体要放在“对”或“对于”的后边。以上三例都犯了主客倒置的毛病。一种改法,干脆将“对”或“对于”删去;另一种改法,保留“对”或“对于”,调整主、客位置――例(2)宜改为“对这个道理我现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使用其它介词时,也需注意位置问题。例如:
(5)*听说他的棋艺很不错,跟他你不妨比试比试。(习作)
由介绍“跟(和、同、与)”组成的介词结构不能放在主语前面。例(5)“跟他”要放在“他不妨”之后;
(四) 词语位置不当破坏句式的对称
有的情况,词语位置不当,从句法上说不好说有什么问题;但是汉语在表达上常常要求句式整齐对称,词语位置不当有时会破坏句式的对称,让人读着感到很别扭,因此也需要注意避免。请先看实例:
(1)*他们尝到了公路建设的甜头,大家觉得,一旦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就会使山
区经济进一步搞活,使山区的土特产就能畅通地往大城市运,就会使山区老百
姓的生活水平有更大幅度的提高。(报)
(4)*论学习,小燕比她哥要强多了,不仅比她哥学得扎实,而且学得比她哥活。(书)
例(1)-(4)孤立地一个分句一个分句看,语法上都没有错,但整个句子一看,会发现毛病都出在句中某些成分放得不是位置这上面。例(1)第一个“就会”放在“使……”的头上,第二个“就能”放到“使……”后边去了,第三个“就会”又放在“使……”头上,这就破坏了表达上句法格式的对称性,让人读着不顺。应该把第二个“就能”放在“使山区土特产”的头上,使“就会”、“就能”、“就会”这三个成分所处的位置一致起来。
四 句法成分杂糅
句法成分杂糅也是一种常见的语病。这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一) 两种格式各取一半搀杂糅合
要表示一个意思,往往可以用不同的说法,使用不同的句法格式。下笔的时候,想用某种说法,写着写着却换用了另一种说法,结果把两种说法、两种句法格式搀杂糅合在一起,造成结构混乱。例如:
(1)*这种款式的女大衣一上市,就受到广大女青年所欢迎。(报)
这个句子就是把“受到……的欢迎”和“为……所欢迎”这两种说法混杂在一起了。可以将“所”改为“的”,也可以将“受到”改为“为”。下面的例句犯的是同样的毛病:
为帮助大家防止出现这类杂糅的毛病,这里不妨列举一些我们所搜集的比较常见的杂糅格式:
[1] 关键在于……
……起决定作用
→ *关键在于……起决定作用
[2] 目的是……
以……为目的的
→ *目的是……为目的的
[3] 是为了……
是以……为目的的
→ *是为了……为目的的
[4] 他的死是为了……
他是为了……而死的
→ *他的死是为了……而死的
[5] 以……为宜
……即可
→ *以……即可
[6] 是由……决定的
是出于……
很多,建议在百度文库里搜一下北大的《现代汉语讲义》,它的第三章语法部分最后一节讲的就是这些,很详细。
常见句子病句类型
判断病句的方法
一、句中有多重限定或修饰成分,可考虑是否语序不当或赘余
例1: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地交谈。句中的多重状语语序不当,正确的语序应该是:“昨天,许多老师在休息室里都热情地同他交谈。”或“许多老师昨天……”
例2:参加这次探险活动前他已写下遗嘱,万一若在探险中遇到不测,四个子女都能从他的巨额遗产中按月领取固定数额的生活费。句中“万一”与“若”重复,属赘余。
二、句中有并列成分,当考虑它们同其他成分是否搭配或照应,它们是否存在从属关系或交叉关系
例1: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消防车、三千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始终坚持在各自值勤的岗位上。句中并列主语中“消防车”同动词谓语“放弃休”“坚持”不搭配。
例2:许多穿裙子的妇女和青年正在那里拍照。句中的定语“穿裙子的”和中心语“青年”不搭配:“青年”和“妇女”词义有交叉,不能并列。
例3:文件对经济领域中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句中的“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与“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照应错位,应将后者的语序打个颠倒,方可照应。
例4:风小组搜集了近七百万字的民间故事、七百余首情歌和少量民歌。“情歌”与“民歌”互有包容,二者是交叉关系,不能并列。
三、句中出现选择性判断词语,考虑可能存在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的语病,但须注意,有些句子“症状”明显,但并没有语病,辨识要小心,谨防掉入命题者的陷阱
例1: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用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谓语部分只有一面:“是根本任务”,而主语部分却说了两面:“能不能”,主谓不搭配。
例2:储蓄所吸收储蓄额的高低对国家流动资金的增长有重要作用,因而动员城乡居民参加储蓄是积累资金的重要手段。“高低”是两面,“增长”是一面,但由于储蓄额的高和低都是增长,所以并不存在两面与一面不搭配的语病。
四、否定、多重否定或否定加反问,应考虑句意是否明确
例1:睡眠有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忌”和“不可”双重否定,使意思反了。
例2: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否认”“不”与反问语气构成三重否定,使意思反了。
五、代词指代句中内容应考虑指代是否明确
例1:之华同志去世前,满心希望我能写一篇有关秋白同志文学活动的文章,就像他写《序言》一样。句中“他”是指“之华”还是指“秋白”,不明确。
例2:欣赏一首好诗不容易,创作一首好诗更不是简单的事,小王对诗歌情有独钟,因此,他平时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努力。“这方面”是“欣赏”还是指“创作”,不明确。
六、句中出现数字,可考虑数字说明是否前后矛盾或重复,是否有歧义等
例1:这个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据有关人员保守估计,直接损失至少在六千万元以上。“至少”与“以上”矛盾。
例2:这两年,不少名牌彩电的价格和前几年比,几乎下降了一倍。“下降”与“一倍”不搭配。(“倍”仅表示增加。)
例3: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是说一个学校的几个领导,还是不同学校的几个领导?有歧义。
七、句中有判断动词“是”,可考虑主语与宾语是否搭配
例1:东端有两座石碑,一座是乾隆题燕京八景之一“卢沟晓月”四个大字,碑的四周有四根龙抱柱。“一座是”与“四个大字”搭配不当。
例2:这种“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高风亮节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高风亮节”与“榜样”不搭配。
八、句中有介词或连词,可考虑其是否用得恰当
例1: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句中第二个介词“在”使用不当,应改为“从”。
例2:3月17日,6名委员因受贿丑闻被逐出国际奥委会,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都做了详细报道。“关于”应改为“对于”或“对”。
九、句子是复句,应考虑分句顺序是否正确,关联词语是否恰当,分句关系是否符合逻辑
例1:一个人有错误不加改正,如果是很小的错误,也可能会酿成大害。该句是让步关系的设复句,“如果”应改为“即使”。
例2:《红楼梦》写了那么多的人,就是因为作者和他描写的对象长期相处,深深理解了他们的一切。分句间没有因果关系。
十、如果句子的“病状”不明显,可压缩句子的主干,看相关成分是否搭配、残缺,或结构是否混乱等
这是辨识病句最基本的方法,除辨识复句外,辨识单句,也必须以此为基础。在一时找不到“病症”的情况下,适宜用这种方法。
例1: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知识的价值日益显现,人类已进入知识产权的归属和利益的分成,并已开始向科技工作者倾斜。主干“进入”不能与“分成”搭配,即成分残缺,需在“分成”之后补上中心语“的时代”,才通顺。
例2:针对国际原油价格步步攀升,美国、印度等国家纷纷建立或增加了石油储备,我国也必须尽快建立国家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针对”与“攀升”不搭配,状语“针对”的中心语“的形势”残缺。
病句的种类及修改的方法有哪些?
句的常见类型。 (1)成分残缺 (2)搭配不当 (3)语序不当 (4)指代不明 (5)否定不明 (6)词语误用 (7)不合逻辑 (8)重复堆砌 (9)一面与两面不对应 (10)并列不当 应该指出:病句的病因并不是单一的,分类的界限也不是非常分明,以上的分类主要是为了便于学习,利于掌握。 ☆学生活动一: (1)搭配不当 例1:我们的校长常常接待许多学生家长的来访和来信。(动宾搭配不当,宾语是并列的两项,“接待”可和“来访”搭配,删去“和来信”。) 例2:他的无畏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的眼前。(主谓搭配不当,“精神”与“浮现”不搭配。) 例3:我们坚信,有那么一天,中国的农业会成为发达的国家。(主宾不搭配,“农业”不能成为“国家”,应改为“中国会成为农业发达的国家。) 例4:只要增加投入,才能使粮食生产稳步增长。(关联词搭配不当,“只要……就”、“只有……才”。) 例5:秋天的香山是个美丽的季节。(主宾不搭配,可把“季节”改为“地方”。 (2)成分残缺或多余。 例1:听了校长的报告,使我受到极大的鼓舞。(缺少主语。应去掉“使”。) 例2:我们正在努力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谓语残缺,句末加上“而努力”才通顺。) 例3:市严肃处理了水泥厂擅自提价。(宾语残缺,句末补上“的做法”才通顺。) (3)词语误用。 例1:老师为了培养我们,可真是废寝忘食,处心积虑。(词语感彩与句意不合) 例2:今年的产量减少了一倍。(数量减少不能用倍数,应改为“一半”或“百分之五十”) (4)指代不明 例1:张老师才到我校,许多老师还不认识。(到底是谁不认识谁?不明确,应在最后加上“他”) 例2:小明和小华的同学来了。 例3:搜集史料不容易,鉴定和运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国过去的大部分史学家主要力量就用在这方面。 (5)语序不当 例1:博物馆展出了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多层定语语序不当,应改为“展出了刚出土的几千年前的文物”。) 例2:她做了两个丈夫喜欢的菜。(宾语的修饰语语序不当,产生了歧义,出现了“两个丈夫”的语义不清的错误,应把“两个”调到“菜”的前面。) 例3:赵老师亲切地走过来对我说:“你要注意保护视力啊!”(修饰语语序不当,“亲切地”与“走过来”应对调。) 例4:这里的情况,对于我们已经很熟悉。 (6)否定不当 例1:这悲壮的故事,怎能不使我不感动得流泪呢?(反问句中的否定词要注意,这句话最终表达了否定的意思,与本意正好相反。应把其中一个“不”字去掉。) 例2:春运期间,为防止类似的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有关部门加大了监管与督查力度。 (7)成分重复多余 例1:你交来的稿件,正在进行排版。(删去“进行”) 例2:王总和李经理多次反复论证这套技改方案。 例3:为精简字数,我们不得不把这篇文章略加删改一些。(附加成分多余,“一些”与前面的“略加”重复,可删掉一个。) 例4:文艺百花园姹紫嫣红,万紫千红,气象万千。 (8)自相矛盾或不合逻辑 例1:中国长城是世界上没有的奇迹。(既然世界上都没有,那中国怎么又有呢?应把“没有”改为“仅有”) 例2:他的作文不但在全校冒尖,而且常常居全班之冠。(先在全班后到全校) 例3:一天一夜没停的吵闹声又响起来了。 例4:五一期间,我校全体初三学生基本全都没有休息,在家认真复习。 (9)一面与两面前后不对应。 例1: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前后不呼应,前面的主语是正反两面的意思,后面的宾语只有正面一面的意思,前后不呼应。) 例2: 团结一致是能否搞好工作的关键。 例3:具有健康的体魄,是关系到一个人能否取得优异成绩的基本保障。 (10)并列不当 例1:这个商店出售饮料、汽水和啤酒。 例2:参加这项活动的都是共青团员和中学生。 三、学生活动二:学习修改病句。(15分钟) 修改病句的主要方法: (1)增——残缺的成分要增补上 (2)删——重复多余的词语要删除 (3)调——语序不当的要调整 (4)换——搭配不当的词语要更换 对于病句的考查,有时不限于辨析,而是进一步,要求修改。修改要以辨析为前提。我们通过辨析查明了病因,然后便可根据病症,有针对性地进行修改。 应当注意的是,修改不是再造,切忌改变句子的本意。尤其应该注意,能调整语序的就不能增删,能改动一处的,决不能改动两处,改病句也应简要、高效。 修改病句的原则是:对症下药、原意不变、多就少改。 ☆学生活动二:学生在辨析病句病因的基础上对上一环节中的病句进行修改。答案在以上的环节中已有所体现,此略。 四、经典中考题回放。(学生活动三:12小题,10分钟竞赛) 1、(02年)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D ) A.看到义务工作者们全心全意为“九运”忘我地工作,使我很受教育。(主语残缺,可删去“使”或在“使”前加“这”。) B.青年歌手黄小芳的歌声,清亮、甜美、朴素、亲切,焕发着泥土的芳香。(搭配不当,“朴素”“亲切”不能修饰“歌声”,“焕发”不能与“芳香”搭配。) C.父亲从头到脚凝视着面前的儿子,激动得热泪盈眶,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不合事理。“凝视”是指“视线不动地看”,而“从头到脚”则是移动了的,前后矛盾,应改为“打量”) D.世界杯足球门票上最为显眼的是位于门票右上方的激光全息防伪标志。 2、(03年)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A.把北山建设成省级森林公园,是当地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程。 B.发电站每年的发电量,除了供应给杭州使用外,还向上海、南京等地输送。(搭配不当) C.自编自演的课本剧在发展个性、引导学生阅读名著,都有一定的作用。(成分残缺) D.街道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不违法犯法。(否定不当,应改为“防止青少年违法犯法”) 3、(04年)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A.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否定不当) B.租界里的洋楼,是近代史上一个独特社会产物,很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C.万里长城的各个游览点,每天都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数以万计的旅游者。 D.这种做法,既稳定了农户与土地的承包关系,又促进了适度的规模经营。 以上12小题为抢答题,工作人员及时记分,最后公布竞赛结果。(记分可取粘贴苹果、小星等形式。) 五、学生活动四:教师指导学生小结。(10分钟) 同学们经过一轮的学习和实例操作,对病句的辨析和修改已经有所认识,下面我们就以上的学习进行小结。有没有哪些悟性较高的同学能看出些门道,总结出辨析病句的捷径(技巧性的方法)呢?每个小组必须谈出一个有建设性的看法来。 ☆学生活动四:寻找辨析病句的技法,识破命题人的伎俩——积累典型病例,学会举一反三。 考题中常见的病句,往往是一些“类型化”了的句子,我们如果有意识地在平日的学习过程中记忆一些典型病例,那么我们再面对同类的句子时,就会特别敏感,很容易断定毛病出在哪里。 常考的病因及病例: (1)滥用介词“通过”、“由于”、“经过”、“在……下”、“当……的时候”和动词“使”,导致句子主语残缺。 如:通过紧张的期末复习,使我们的各科成绩都有了提高。 (2)前面的主语是正反两面的意思,后面的宾语只有正面一面的意思,导致前后不呼应。 如:能否推进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3)滥用否定词,导致前后矛盾,不合逻辑。 如: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取有效措施。 (4)词语搭配不当。 如:老师慈爱的笑容和亲切的话语时时浮现在他的眼前。 (5)“无时无刻不……”的用法:是“时时刻刻都……”的意思,表示永远、不间断。 如:考生在考场上专心答卷,而场外的老师和家长无时无刻都在焦急地等待着。 (6)前一个句子是选择性设问,后一个句子的回答不能与之对应。 如:特异功能是否存在?超自然现象的背后是真理还是谎言?科学只能让我们作出否定的回答 结束语: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辨析和修改病句的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恭喜大家,学成毕业! 可以下山去接受考验了。要再经些磨练,技艺才会更加娴熟、更加炉火纯青!孔子“弟子三千,贤者
十四个病句类型,急。。。。。。。
常见语病的类型: 1.语序不当,例如:考试完,有同学陆陆续续到操场上来。 2.搭配不当,例如:他的家乡是湖南人。 3.成分残缺或多余,例如:通过同学们的帮助,使小可的缺点改了很多。 4.句式杂糅,例如:身体不太好的原因是因为缺少锻炼。 5.否定不当,例如:睡眠两忌:一忌睡前不可饱食,二忌卧处不可当风。 6.表意不明,例如:李老师去中山大学上课去了。 7.指代不明,例如: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她同意这种主张。 8.并列不当,例如:春节期间,这个城市的210辆消防车和3000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始终坚守在工作岗位上。 9.关联词语误用,例如:不管气候条件与地理环境都极不利,但是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了顶峰。 常见的病句原因: (1)“不、没有”之类的否定词多次出现在同一句仲,很可能导致句子意思和要表达的意思相反,例如:我不否认他没有把这件事做好,就表扬了他。 (2)“避免、预防、防止、杜绝、禁止、拒绝和忌”一类词,后跟否定词往往出现一丝相反的情况,例如:为了防止交通不阻塞,很多交警在上下班高峰期指挥着交通。 (3)有“是否、能否、好坏、是不是、能不能”等两面词语,要查前后是否有两面的意思与它对应,例如:是否努力学习,是学习成绩好的关键。 (4)多个名次并列在一起要查是否有交叉或从属现象,例如:我们班的男生和少先队员参加了植树活动。 (5)动词性的词语并列在一起,要查动作发生的先后顺序是否混乱,例如:我们要及时改正并随时发现工作上的错误。 (6)介词“对、对于”出现在句中要查主客体是否颠倒,例如:刘翔对我很熟悉。 (7)句首出现介词,要查是否滥用介词导致缺主语,例如:通过教练用心的指导,使他的球技有了很大的进步。 (8)谓语是“是”“成为”时,要考虑主语和宾语意义是否一致,是否表示同一类事物,例如:今年麦子的收成是近几年麦子收成最好的一年。 (9)句子中出现关联词时,要考虑关联词是否搭配,要考虑关联词的位置是否得当,例如:我虽然和他只有一面之缘,但从他那里学到了许多东西,包括他的学识和人品。(关联词位置不当,应改为“虽然我”) (10)“大约、大概、上下、左右、近和余”这类表示约数的词,不能在一句中出现两个,例如:我做完今天的作业大约需要二十分钟左右。 (11)“减少”、“降低”、“缩小”不能用倍数,可以用分数或百分数,例如:这本书的价格打折了,比原价降低了一倍。 (12)有代词出现的句子,要考虑是否指代不明,例如:明明到了小右家,他很高兴。 (13)句子出现谦辞和敬辞时,考虑是否用错对象,例如:我们将光临贵馆。
常见的病句类型
一 搭配不当
搭配不当是常见语病,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几乎每年中考都有此类语病题。句子成分的搭配不当包括: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定语、状语、补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及关联词搭配不当。例如:
⒈主谓搭配不当
① 春风一阵阵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 “月光”不会发出声响。)
② 我国钢铁的生产,过去不能自给。(不能自给是“钢铁”而不是“生产”。)
⒉动宾搭配不当
① 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
(“养活”的只能是人,不能是“生活”。)
② 纪念“三八”节的到来,大家认真准备节目。
(“纪念”的只能是“三八”节而不是“到来”。)
⒊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① 这次大会上,对工资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并不是意见广泛,而是交换的范围广泛,应改为“广泛地交换了意见”。)
② 他在培育良种方面花了很大的心血。
(“很大”与“心血”搭配不当,应改为“很多”)
⒋关联词搭配不当
① 我们中学生如果缺乏创新精神,也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应将“也”改为“就”。)
② 只有坚持核查,就能和平解决伊拉克问题。
(“只有”和“才”连用,应把“就”改为“才”。)
二 成分残缺
成分残缺,常见的有缺主语、缺谓语、缺宾语和必要的修饰限制语。例如:
⒈缺主语
① 由于他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得到”的主语是什么?改为“由于这样好的成绩,他得到了……”)
② 通过特级老师的这次讲课,对大家的启发很大。(多用了介词或介宾结构,使原来的主语变为状语。应去掉“通过”或“对”。)
⒉缺谓语
① 旧社会,劳动人民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
(或去掉“的生活”,或在“吃”前加“过着”)
② 他就主动参与社会灾害故处理,化解风险,安定社会生活的责任。(在“参与”前加上“承担”)
⒊缺宾语
① 我们要尽一切力量使我国农业走上机械化、集体化。(“走上”要求有一个名词做它的宾语,“机械化”“集体化”都是动词,句子应是“走上……的道路”)
② 只要有勤奋、肯吃苦,什么样的难题都难不倒你。
(在“肯吃苦”后加上“的决心”)
⒋缺必要的限制语
① 细菌是有害的。(应加上“有些”)
三 重复多余
句子结构完整,句意清晰,仍使用了不必要的词语作句子的成分,也叫赘余。 常见的情况有:第一,语法成分重复; 第二,语意堆砌。例如:
① 篮球场上十位队员正在激烈地打比赛。(谓语重复,应删去“打”)
② 其实这是过虑的想法。(语意堆砌 ,"虑"就是想,应删去"的想法"。)
③ 走近美丽的丹阳中学,我停下脚步驻足欣赏。(停下脚步和驻足意思重复,删除一个)。
④ 欢迎英雄凯旋归来。(“凯旋”就包含“归来”,应删去“归来”。)
四 语序不当
语序不当是多种多样的,要结合语意、语言结构等灵活分析。常见的情况有:词语的前后顺序排列不当;修饰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多层修饰语语序不当;不符合语言习惯;关联词语位置不当。例如:
① 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词语的前后顺序排列不当,“深刻说明 ”应照应“理论”,“详细的规定”应照应“政策”。)
② 我国棉花的生产,现在已经自给有余。(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应改为 “生产的棉花”)
③ 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的交谈。(多层状语语序不当,表对象的介宾短语一般紧挨中心语,应改为“热情的同他交谈”)
④ 这首歌是广大音乐爱好者倍受欢迎的。(语序不合习惯,应把“倍受”移至“广大的”前面。)
⑤ 要是一篇作品里的思想有问题,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即使"应移到"文字"前。照原句就变成了只是文字要不得,不是作品要不得。)
五 句式杂糅
句式杂糅指把两个意思或两种句式杂糅在一句之中,造成结构混乱,意思不清。例如:
① 我们向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把“我们向提意见”和“向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两句意思凑在一块儿,应该删去“我们”。)
② 听了他的报告,对我启发教育很大。(把“他的报告对我启发教育很大”与“听了他的报告,我受到很大的启发教育”两种句式杂糅在一起,应选其中一种。)
六 句意歧义
所谓有歧义的句子,是指失去了确定性,可以这样理解,也可以那样理解的句子。例如:
① 局长、副局长和其他局领导出席了这次表彰会。 (其他局领导是本局领导还是别局领导,不明确。)
② 巴勒斯坦游击队对以色列的进攻是早有准备的。(是“巴勒斯坦游击队进攻以色列”还是“以色列进攻巴勒斯坦游击队”,不清楚)
③ 现全渠已勘测完毕144华里。(没说全渠有多长,如果全长144华里,那么144华里只是全渠的一部分,那么不能说"完毕",该说"现全渠已勘测了144华里"。)
④ 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可以解释为"介绍一种权威著作",也可以解释为"介绍菲律宾"。如果作者意思是后者,就应把"一种"提到句首。)
七 不合事理
不合事理是指在表述中,或违反人们的逻辑思维,或违背客观现实情况,或前后矛盾,或顾此失彼等,造成不合事理。例如:
① 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是"死难者中的一个"呢?应改为"多少人死难了,他是幸免的一个。")
② 再就业工程能否顺利实施,是维护社会安定的重要条件。(“能否”包含正反两方面的意义,只能说“再就业工程的顺利实施,是维护社会安定的重要条件。”,而不能说“再就业工程不能顺利实施也是维护社会安定的重要条件。”)
四、中考典型题例:
例1.(2005、威海)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的故居坐落在风光秀丽的淮安。
B.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
C.在酷热的夏季,雪碧、娃哈哈、农夫山泉等矿泉水是深受考生喜爱的夏季饮品之一。
D.中国珠峰登山队之所以能成功登上珠峰,是因为全体队员不畏艰险、团结协作的精神。
[解析]A项将“<<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和“吴承恩的故居坐落在风光秀丽的淮安”两句式杂糅,应选取其中一种表达。C项列举的是三种饮品,与“之一”矛盾。D项滥用关联词,应去掉“之所以”。答:B
例2.(2004、潍纺)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使用并研制了禽流感灭活油乳剂疫苗,在实验室检测中,免疫有效率可达100%。
B.经过阿富汗和伊拉克两次战争,美国得出无须依靠大型军事基地也可以打赢一场战争。
C.今年以来,随着国产儿童动画图书《哪吒》的全套上市,《哈利、波特》这部风靡全球的少儿读物在中国少儿图书界的霸主地位被打。
D.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日前发出通知,大幅度降低24种常用药最高零售价,平均降价幅度为30%,降价金额约35亿元左右。
[解析] A项语序不当,应将“使用”和“研制”交换位置。B项“得出”后缺少了宾 语中心语,可在句末加上“的结论”。D项“约”和“左右”语意重复。答:C
例3(2004、佛山)下列语句没有病句的一项是( )
A.全班同学和团员在课堂上都能积极发言。
B.一只狗在一只麻雀看来该是多么大的怪物啊!
C.通过这次丰富多的活动,使我们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D.我国的人口占世界的五分之一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解析]A 同学和团员是包含与被包含关系。C缺少主语。D句式扎糅 答:B
五、技巧突破
辨析及修改病句的基本方法
(1)语感法 辨析句子正误,首先得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感,就可以发现一些句子的毛病。
(2)紧缩法 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主谓宾(中心语)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
(3)分解法 理清枝叶(附在主、谓、宾上的附加成分),检查枝叶同相应的主干是否搭配得当。
(4)聚焦法 对于句中出现的修饰性词语、关联词应格外留意,尤其是成对出现的词语,先检查有无滥用、错用、或搭配不当的毛病,再看分句次序是否合理。
六、拓展延伸
1 、下列语句没有病句的一项是( )
A.从他的发言里,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B.我们要尽可能地节省不必要的开支和浪费。
C.团结一致是能否搞好工作的关键。
D.大家都讲究卫生,我们的健康就有保障了。
2、下列语句没有病句的一项是( )
A.深秋的岳麓山,是人们欣赏麓山红叶、登高远眺的好时候。
B.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引导学生用美的眼光去看世界,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
C.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D.能否根治网吧“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3、下列语句没有病句的一项是( )
A、大家看了赵本山的小品,往往会忍俊不禁地笑。
B、同学们在考场上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正常发挥水平的关键。
C、春节晚会上,残节人表演的大型舞蹈《千手观音》,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D、大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是学校家庭和社会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4、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 )
A、没有石油工业,交通运输等各种工业的发展都是不可想象的。
B、这样重复的课程当然增加了同学们很大的负担,对于青年的健康问题是个极大的矛盾。
C、就在这时,机器忽然发生故障,锅炉不得不熄火了。
D、老干部和新干部要搞好团结。
5、下面语段中有两个病句,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①有关医学人士与心理学家认为,一些青少年长期迷恋上网,会患上一种病——“网络成瘾症”。②这种病的主要症状有:精神依赖、茶饭不思、记忆力减退和集躁不安等。③有些家长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病,而用简单粗暴的方式阻止孩子不上网。④为此,专家建议,我们在强化网络监管的同时,也要有效的寻找治疗疾病的方法。
第一句,修改意见:
第二句,修改意见:
6、下面是某同学写的一个作文片断,仔细阅读后,请选择4-6处(不得超过6处),用规定的符号(不必全使用)加以修改。(4分)
记得那是去年冬天的一个夜晚,母亲正拿着一张77分的数学责骂我:“你告诉我,你一年混下来,考不上重点高中怎么办”?没等我开口,她又说:“进普通高中?”我耻辱地点点头。“那要是普通高中也没考取呢?”我想了一会儿,记得当时我信心地回答:“我非普通高中一定能 考 取 不 可。”
拓展延伸参考答案 :1、D 2、B 3、C 4、C 5、句③中要表达的意思是“防止上网”,结果表达为“防止不上网 ”,应删去“不”;句④语序颠倒,把“有效的”与“寻找”调换。 6、修改参考: ①“母亲正拿着一张77分的数学”后应加上“试卷”一词; ②“责骂”一词不恰当,可改为“责问”、“责备”等词语; ③“‘你告诉我,你一年混下来,考不上重点高中怎么办’?”一句,问号应在引号内;④“我耻辱地点点头。”中“耻辱”一词不恰当,可改为“惭愧”、“羞愧”等词语;⑤“我想了一会儿,记得当时我信心地回答:”中“记得当时我”多余,应删去;⑥“信心地回答”中“信心”一词不恰当,可改为“自信”、“信心百倍”等词语;⑦“我非普通高中一定能 考 取 不 可。”一句句式杂糅,可改为“我非考取普通高中不可。”或“我一定能考取普通高中。”等,如句号改为感叹号亦可。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