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名句_明史名著
1.古人关于廉洁的诗句或名言警句(关于勤政清廉的名言)
2.二十四史是什么?都有哪些内容
3.明朝思想家、东林党领袖顾宪成简介,顾宪成的名言名句
4.与人才有关的诗词
5.民本思想的名句
6.明代张溥介绍及名句
7.有关廉洁文化的古诗千古名句
1、义感君子,利动小人。《晋书·符登传》
译文:道义可以感动君子,利益可以打动小人。
2、太刚则折,至察无徒。《晋书·周岂页》
译文:过于刚直就会折断,极其明察就没有门徒。
3、为国之道,食不如信。立人之要,先质后文。《宋书·江夷传》
译文:治理国家的道理是给民以食物不如给民以信义,做人首先要讲诚信,才可以饰之以文。
4、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译文:聪明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失误;愚蠢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收获。
5、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史记·滑稽列传》
译文:鸟将要死的时候,它的叫声是悲哀的;人将要死的时候,他的话也是善良的。
6、浊其源而望其流,曲其形而欲其直,不可得也。《后汉书·刘般传》
译文:希望从浑浊的源头流出清澈的泉水,希望扭曲的形体有笔直的影子,这都是不可能的。
7、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后汉书·杨震传》
译文:天知道、地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能说没人知道呢?
8、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传》
译文:站在深潭边,希望得到里面的鱼,还不如回家去结网。
9、宜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战战栗栗,日慎一日。《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译文:应该像面临着深渊和在薄冰上行走一样提心吊胆,害怕得发抖,一天比一天更加谨慎。
10、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
译文:(人生一世,无非是在追求名利),天下熙熙,都是为利而来;天下攘攘,都是为利而往。
11、顺德者昌,逆德者亡。《汉书·高帝纪上》
译文:顺应道德的人才会昌盛,不遵从道德的人必然灭亡。
12、农,天下之大本,民所恃以生也。《汉书·文帝纪》
译文:农业是天下的根本,是百姓赖以生存的衣食来源。
1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汉书·成帝纪》
译文:有了过错,而不悔改,这才叫过错。
14、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汉书·食货志》
译文:在寒冷的天气,人们不会去等待狐裘或丝绵做的轻暖的冬衣(寒不择衣);人在饥饿的时候,不会去等待甜美的食物(饥不择食);人在饥寒交迫之时,也就不会考虑到廉耻之心了。
15、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汉书·项籍传》
译文: 先出击就能制服敌人,随后应战只会被控制
16、明者见危于无形,智者见祸于未萌。《三国志·魏书二十八·钟会传》
译文:明智的人在危险还没形成时就能预见到,智慧的人在灾祸还未发生时就会有所觉察。
17、患人知进而不知退,知欲而不知足,故有困辱之累,悔吝之咎。《三国志·魏书二十七·王昶传》
译文:担心的是人们知道前进却不知道后退,知道索取却不知道满足,所以才会有受困窘侮辱的过错,才会有产生悔恨的过失。
18、书籍之事,患人不好,好之无伤也。《三国志》·《吴书三·三嗣主传》
译文:对于读书这件事,担心的是人们不喜欢它,喜欢它是没有什么伤害的。
19、成败相因,理不常泰。《南史·宋本纪》
译文:成功与失败互为因果关系,世事不会永远太平安宁。
20、以清白遗子孙,不亦厚乎。《南史·徐勉传》
译文:把清清白白做人的品质留给后代子孙,不也是很厚重的一笔财富吗?
21、负薪救火,扬汤止沸,以暴易暴,与乱同道,莫可测也,后嗣何观!《旧唐书·魏征传》
译文:背着木柴去救火,扬起沸水来止沸,用残暴来代替残暴,与原来的混乱同出一辙,其后果之严重是很难测的,这样下去,继前朝而为君的,给后代还有什么可显示的呢?
22、居官当廉正自守,毋黩货以丧身败家。《元史·刘斌传》
译文:当官的人应该廉洁公正,坚持自己的操守,不要因为贪财而丧身败家。
23、成远算者不恤近怨,任大事者不顾细谨。《明史·汤和传》
译文:有长远打算的人不应为眼前的一点怨言而担忧,做大事的人不必顾及一些细微琐事。
24、聚如丘山,散如风雨,迅如雷电,捷如鹰鹘。《元史·郝经传》
译文:(用兵之道在出奇制胜):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如同山丘一样不可震撼,分散的时候又如风雨一样无处不在,行动可以像闪电一样迅速,动作可以像鹰鹘一样凶猛。
25、朝廷行事苟不自正,何以正天下?《金史·世宗上》
译文:朝廷里的人自己行事都不正,怎么要求天下的人行为端正呢?
26、馨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旧唐书·李密传》
译文:用完南山的竹子(做笔)也写不完罪恶;放尽东海之水也无法流完恶行!(罪大恶极)
27、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传》
译文:用铜作镜子,可以端正衣服和帽子;以历史作镜子,可以知道兴衰和更替;以人作镜子,可以明白得失。
28、居高而必危,每处满而防溢。《北史·后妃列传》
译文:居高位一定要有危险意识,东西满了就要防止它溢出来。
29、智者弃短取长,以致其功。《后汉书·王符传》
译文:聪明人舍弃短处,发挥长处,以此来取得成功。
30、君子立身,虽云百行,唯诚与孝,最为其首。《隋书·文帝纪》
译文:君子在社会上立足成名,尽管需要修养的品行有很多方面,但只有诚和孝才是最重要的。
二十句哲理名言
1、其实全世界最幸福的童话,不过是,与你一起度过柴米油盐岁月的他。
2、人在面临幸福时会突然变得胆怯 ,抓住幸福其实比忍受痛苦更需要勇气。
3、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欣赏的你的价值,因为有些人是以貌取人的,所以你不必为他们的肤浅埋单。
4、爱情就像一双袜子,越是瞧起来不顺眼的袜子,越有可能永远陪在你身边,越是喜欢的漂亮袜子经常会少一只。
5、真正快乐的人有两种,一种是不知何为愁事的傻子,一种是洞察世事人生并超脱的智者。我们绝大多数人,介于两者之间,不肯成为前者,又无力成为后者,所以很难有真正的快乐。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降低快乐的基点,哄着自己开心。哄着哄着,快乐就成了一种习惯。
6、把你摔倒在地的人,或许只是希望你可以自己爬起来,把你捧上天的人,或许只是希望你摔的更惨。不要轻易做出喜欢或不喜欢一个人的判断,时间会让真相变的透明,因为狐狸不可能长时间的藏着尾巴,而暖流会点点滴滴的汇集成温泉。
7、本哈德·施林克《朗读者》:我没被吓倒,我不怕任何事,承受的越多,我就越爱她,危险只会增加我的爱,它会让爱变得尖锐,变得趣味怏然,我会是你需要的唯一天使,你丢下生命时会比你拥有生命时更美,天堂会把你带走,看着你,对你说,只有一件事可以让灵魂完整,那就是爱。
8、理查德·林克莱特影片《日出之前》:我认为当我了解了一个人的一切时,我才真正坠入爱河。他头发怎样分,哪天穿哪件衬衫,确切知道在某一场合他会讲哪个故事,当我知道这些时,我才肯定我真正爱上了。
9、王朔《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我们的爱情,一半是水,一半是火。如果你是水,我宁愿是那火,在燃烧和熄灭的轮回中寻找生命的意义,用生命迸发 出的所有能量、所有照亮世界,最终化作天边那一道凄美的霞光映红平静的大海,渐渐消失于天际。
10、芥川龙之介《侏儒的话》:恋爱的征候之一,是揣想她过去爱过多少个男性,或者是爱过什么样的男性,而对想象中的某些人感到默默的嫉妒。恋爱的另一种征候,是对发现和她相似的面孔的极度敏感。
11、纳博科夫《洛丽塔》:他撕碎了我的心,而你不过撕碎了我的生活。
12、廖一梅《悲观主义的花朵》:人对他人的需求越少,就会活得越自如越安祥。没有人,哪怕他愿意,也不可能完全满足另一个人的需要,唯一的办法就是令自己的需要适可而止。所以我对你的需要太过强烈的时候,我会责骂自己,会抑制自己,会想到贬低它,令它平凡一些不致构成伤害。
13、黎戈《私语书》:我常常想起一些人。没有想念那么黏,没有想望那么热,只是稀薄的想起。
14、几米《你们我们他们》:趁我还年轻,可以毫无保留为爱付出;趁我还无知,可以完完全全奉献自己;趁我还天真,可以相信爱你是一辈子的事。请你爱我的青春,爱我的痴狂,爱我的执着,让我们在还没学会世故计算的青涩年代,好好谈一场幼稚恋爱吧!
15、石康《晃晃悠悠》:别告诉别人你今天难受过,什么也别对别人说,因为说了也没有用。
16、三毛《自己》:自怜、自恋、自苦、自负、自轻、自弃、自伤、自恨、自利、自私、自顾、自反、自欺加自杀,都是因为自己。自用、自在、自行、自助、自足、自信、自律、自爱、自得、自觉、自新、自卫、自由和自然,也都仍是出于自己。自己是什么?自己是谁?自己是自己的吗?
17、尼:聪明人只要能掌握自己,便什么也不会失去。
18、柴静:人最大的痛苦就是心灵没有归属,不管你知不知觉,承不承认。
19、罗兰·巴特:有点钱,不要太多;有点权力,也不要太多;但要有大量的闲暇。
20、徐志摩:我们离回忆太近,离自由太远。有时候念念不忘,只是爱上回忆。一次犹豫,一次背叛,一次意外,足以让它枯萎。挣脱一切,烟消云散。
十四句关于创业的励志名言
1.如果10%的利润是合理的,11%的利润是可以的,那我只拿9%。——李嘉诚
2.财富是猫的尾巴,只要勇往直前,财富就会悄悄跟在后面。——王志东
一个有事业追求的人,可以把“梦”做得高些。虽然开始时是梦想,但只要不停地做,不轻易放弃,梦想能成真。——虞有澄
3.我认为做企业要有这些素质,特别在中国市场上,那就是:诗人的想像力、科学家的敏锐、哲学家的头脑、战略家的本领。——宗庆后
4.必须要有速度,不能像烧开水那样,10度、20度……没有人给你时间。——徐立华
你的生活深度取决于你对年幼者的呵护,对年长者的同情,对奋斗者的怜悯体恤,对弱者及强者的包容。因为生命中总有一天你会发现其中每一个角色你都扮演过。——乔治·华盛顿
成功的人,都有浩然的气概,他们都有是大胆的,勇敢的。他们字典上,是没有“惧怕”两个字的,他们自信他们的能力是能够干一切事业的,他们自认他们是个很有价值的人。戴尔·卡耐基
5.孙德良:我还是强调:“澎湃走楼梯”。在这个世界上,天外有天,山外有山。水平比你高的人、厉害的人多得是,要放好心态,不要跟别人比,最后没有在工作上累死,而是被“比”死了,所以年轻人要放准心态。——南方IT沙龙《互联网创业赚钱比拿VC重要》
6.给自己留了后路相当于是劝自己不要全力以赴。——王石
7.创业要找最合适的人,不一定要找最成功的人!——马云
8.做生意应坚持这样一个观点,就叫做获取利润之后的利润,核算成本之前的成本。学会让而不是学会送,商人的最高境界是让,送是慈善。——冯仑
学习文学而懒于记诵是不成的,特别是诗。一个高中文科的学生,与其囫囵吞枣或走马观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朱自清
一块砖没有什么用,一堆砖也没有什么用,如果你心中没有一个造房子的梦想,拥有天下所有的砖头也是一堆废物;但如果只有造房子的梦想,而没有砖头,梦想也没法实现。——俞敏洪
如果知道光阴的易逝而珍贵爱惜,不做无谓的伤感,并向着自己应做的事业去努力,尤其是青年时代一点也不把时光滥用,那我们可以武断地说将来必然是会成功的。——聂耳
9.心平才能气和,气和才能人顺,人顺才能做事。……我觉得要心平,就是把欲望控制在一个自己能够驾驭的领域内。——冯仑
10.我现在知道一个企业都是从小长到大的,别着急,而且创业大概有一年半到两年是瓶颈期,特别难,然后突破瓶颈组织成长,组织膨胀、业务膨胀,然后陷入经济危机,这时迅速调整,调整过来就好了,调整不过来就死掉。所以我清楚,头两年要克服瓶颈,之后要控制组织,有了这样一套东西以后,我们心平气和了,知道一个企业要做大要有很多年时间。——冯仑
11.在取利过程中如果你是依法挣钱,依法纳税,这个取利的过程就是取义,只有取义才能取大利。比如说社会发展方向,股东分红、员工要工资、要纳税,这就是义,而且,往往只有你先接受义之后才能挣大钱。——冯仑
一切与新上司的冲突,都是由于你们守着旧有的东西,而不肯改变。而拥有不改变资格的人,只有上司而已。你不拥有权力,就只有去适应他。
12.最大是一个结果,不是原因。不是因为你要做最大就会成为最大,而是我要做最好最后自然发展为最大。——冯仑
人类经常少年老成,青年迷茫,中年喜欢将他人的成绩与自己相比较,因此觉得受挫,好不轻易活到老年还是一个没有成长的笨孩子。我们一直粗糙的活着,而人的一生,便也这样过往了。——三毛
13.对所有创业者来说,永远告诉自己一句话:从创业得第一天起,你每天要面对的是困难和失败,而不是成功。我最困难的时候还没有到,但有一天一定会到。——马云
奋斗人生的诀窍就是经营自己的长处。经营自己的长处能给你的人生增值。经营自己的短处必然使你的人生贬值。
14.回头看我的创业历程,是不断寻找、不断纠正的过程。——吴锡桑
有关机遇的经典名言警句集合四十四句
有关机遇的经典名言警句(篇一)
1.你咬破织就的蚕茧飞升而去,死得不失时机。
2.如你想要拥有完美无瑕的友谊,可能一辈子找不到朋友。
3.每个人当然都可以逞强,但限于在他所懂的方面。 --歌德
4.当运气向你微笑时,赶快拥抱她。 --佚名
5.见机不遂者陨功。——汉·桓宛《盐铁论·击之》
6.快跑的未必能赢,力战的未必得胜,智慧的未必得粮食,明哲的未必得资财,灵巧的未必得喜悦。 所临到众人的,是在乎当时的机会。 ---佚名
7.不论如何强大的公司,都不能安于现状,必须随时机警地留意公司内部和外面大环境的变化。
8.不是没有机遇,而是你没有走进机遇的勇气,一切的机遇都是自己争取来的。
9.人生颇富机会和变化。人最得意的时候,有最大的不幸光临。 --亚里士多德
10.最明亮的欢乐火焰大概都是由意外的火花点燃的。人生道路上不时散发出芳香的花朵,也是从偶然落下的自然生长起来的。 --塞缪尔·约翰逊
11.运气是镜子,照得最明亮时便碎了。——蒙田
12.美满幸福的爱情有各种各样,但世间最的爱情大概是,自己爱的男人就是爱自己的男人,且恰好没有早一步、没有晚一步,相遇在最合适的时机。
13.普天之下,善于利用时机者始能得到。——[英]艾略特《亚当·比德》
14.小心等待,必要抓住时机。——[英]弥尔顿《复乐园》
15.要想与对方交流成功,必须取对方喜闻乐见的方式;要想征服对方,必须用潜移默化使其容易接受的方式。
16.做人应认真又不要太认真。如轮到你发言,大可不必看人的颜色,该怎么说就怎么说,真话就行。这叫认真。而以为你说对了,人家非得听,一言定乾坤,否则就缄默,这又未免太认真。
17.见机不遂者陨功。
18.合于所有欺骗中,自欺是最为严重的。
19.有些人的冒犯,不必太在意,也许是你碰到他的时机不太对,同样的人,有时候满嘴污秽,有时候口吐莲花,前者是他在排毒,后者是他在与外界交换能量,所以你要避开他正在吐晦气的时候;就像鸡,同样一个部位,你新奇它能下蛋,但你也要承受它竟然拉屎。
20.对任何事物,你都感兴趣,所以每当付诸实行时,你都觉得有无限的生机到来,而且从不会错过机会。虽然在短暂的人生里,你也可以体验到很多有意义的尝试。
21.从容不迫地谈理论是一件事,把思想付诸实行--尤其在需要当机立断的时候,--又是一件事。 --罗曼·罗兰
22.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旧五代史·晋书·安重荣传》
有关机遇的经典名言警句(篇二)
23.福气来了不享,福气走了别怨。 --塞万提斯
24.人生看似有很多机遇,但错过的东西是无论多努力都很难找回的,当下个转角时你选择左转,回头早已是另一番景象。
25.要留意任何可利的瞬间,机会到了,莫失之交臂,遗憾终生。 --佚名
26.有一个季节在酝酿,在等待。等待一个爆发的时机,等待上天的旨意,等待生命定数的开始。
27.获致富的不二法门是珍视你现在所拥有的遗忘你所没有的。
28.公元前我们还太小,公元后我们又太老,没有谁见过,那一次真正美丽微笑。时光和机遇是很奇妙东西,不是所有正当好年华女孩都能在最曼妙岁月里遇到爱她男孩,也不是所有光鲜亮丽都能集中在人生最好年华里璀璨发光。
29.那些不平凡的人不依靠机遇,那些即将不平凡的人正在创造机遇,那些平凡的人正在等待机遇。
30.、不管人们怎样夸耀自己的伟大行动,它们常常只是机遇的产物,而非一个伟大意向的结果。——拉罗什富科
31.机遇之神以无与伦比的技巧向我们表明,它的恩惠和仁慈相比,任何才华能力都是罔效无用的。
32.把握时机:成功的秘诀,在于随时随地把握时机。
33.朋友之间第一是理解,第二是平等。
34.过了这个村,没有这个店。——中国谚语
35.时则动,不时则静。 --佚名
36.贫穷的根源穷人表面上最缺的是金钱;本质上可能最缺的是野心;脑袋里可能最缺的是观念;面对机会时最缺的是把握;命运中最缺的是选择;骨子里可能最缺的是勇气;改变上最缺的是行动;肚子里可能最缺的是知识;事业上最缺的是坚持;性格中可能最缺的是胆色。
37.过了这个村,没有这个店。
38.一个明智的人总是抓住机遇,把它变成美好的未来。
39.不管你知道多少金玉良言,不管你具备多好的条件,在机会降临时,你若不具体的运用,就不会有进步。自己有好的构想,而不贡献出来,人生就不会改善。
40.糟蹋了机会,怨不得别人,是你自己的事。 --佚名
41.生活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充满着通过新的努力和新的姿态脱颖而出的第二次发展机会。人们不应限制自己,固守一隅。对于第二次机会,所需要的是及时认识并果断行动的能力。愿都成为生活的儿。--佚名
42.觉得自己做得到和做不到,其实只是一念之差。
43.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佚名
44.珍惜时间,少玩两局 游戏 ;把握机会,多看几本书籍。
武术家格言二十条
醉翁之意不在酒 原是作者自说在亭子里真意不在喝酒,而在于欣赏山里的风景。后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1、惊测逗引,粘连疾进。彻底否定“沾连粘随,引进落空”;
2、双手齐出,长短互补。合理冲撞,突出抢动;
紧急救治单位的郑宝志医生也证实,当晚11点他对李小龙实施检查时,李小龙已经没有了脉搏和呼吸,从理论上看,可以认定李小龙已经死亡,但是考虑到李小龙身份的特殊性,他仍用肾上腺素替李小龙做了一次“心脏内注射急救”,注射后,李小龙依然没有反应。
3、正面打人不抽撤、不显形、不给力、不受力、不破体;
4、双手下垂无肩架,空灵体透不著相;
5、打身后、打惊炸、打变向,七面力,八方意;
6、一点带面,抢关夺位。以面赶点,鬼使神差;
7、跑打必过人,捆打不用绳,变招快不如变劲快;
8、反对吃苦过疲劳关,气血相平相生,相息相养,追求生理、意识、反应;保持效率、直觉、简朴;
9、力倡练功生活化,而非生活练功化;
10、桩分动静,功即是法,法即是功,功、法、桩三合一;
11、步中套腿、跑踢如风;
12、群殴突围,望而生畏;
13、先养生后技击乃真武学,先求技再打击乃真技击;
经过历史的演变,月饼的内涵丰富了,身份提高了,它已不单单是一种食品,而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吃月饼,实际吃的是一种文化、一种气氛、一种情感。
14、只有骨重肉精(瘦),才可能点重身轻(荡);
15、内劲只信作用力,一阴二长三内外贯穿;
16、恶心发放力,首重打击力,追求破坏。要,不要大炮;
17、抗打最低级,空为最高级。尽管身如铁,珍视如处子;
18、菩萨心肠,屠夫手段。不失斯文,不昧人生。温文尔雅,高贵拳养;
公元683年12月,高宗病危,连忙宣召太子李显入宫监国,命大臣裴炎等辅佐。当天病死于长安宫中。
19、快乐练功,享受拳学,誓不做功夫的奴隶;
20xx重庆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中考历史试题相关链接:《 《
20、好拳不累人,累人没好拳
名句作为警示自己的句子,希望以上《二十四史经典名言》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想获取更多名句内容可以点击 二十四孝绝句 专题。
古人关于廉洁的诗句或名言警句(关于勤政清廉的名言)
吕坤名言名句
1、不须犯一口说,不须着一意念,只凭真真诚诚行将去,久则自有不言之信,默成之孚。
2、自私自利之心,是立人达人之障。
3、懒惰二字,立身之贼也。千德万业,日怠肯而无成,千罪万恶日横恣而无制,皆此二字为之。
4、修身以不护短为第一长进。人能不护短,则长进者至矣。
5、久立先养足,久夜先养目。
6、先众人而为,后众人而言。
7、防欲如挽逆水行舟。才歇力,便下流。
8、安而后能虑,止水能照也。
9、理直而出之以婉,善言也,善道也。
10、侍人要丰,自奉要约,责己要厚,责人要薄。
11、以患难时,心居安乐;以贫贱时,心居富贵;以屈局时,心居广大,则无往而不泰然。以渊谷视康庄,以疾病视张健。以不测视无事,则无往而不安稳。
12、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
13、做第一等人,干第一等事;说第一等话,抱第一等识。
14、轻言骤发,听言之大戒也。
15、处人只要个谦逊,居家只要个和平,教子只要个学好,吃穿只要个温饱,房舍家伙只要个坚实有用,冠婚丧祭只要个合理。
16、把意念沉潜得下,何理不可得,把志气奋发得起,何事不可做。
17、人不自一爱一,则无所不为;过于自一爱一,则一无所为。
18、方严是处人一大病痛,圣贤处人,离一温厚不得。
19、大凡做一件事,就要当一件事;若还苟且粗疏,定不成一件事。
20、多病无完身,久病无完气。
21、无伤二字,修己者之大戒也。
22、无欲之谓圣,寡欲之谓贤。多欲之谓凡,贪欲之为狂。
23、赏及一一婬一一人,则善者不以赏为荣;罪及善者,则恶者不以罚为辱。
24、仇无大小,只怕伤心;恩若救急,一芥千金。
25、瞒人之事弗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
26、修身以不护短为第一长进。人能不护短,则长进者至矣。
27、奋始怠终,修业之贼也;缓前急后,应事之贼也;躁心浮气,蓄德之贼也是;疾言厉色,处众之贼也。
28、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29、老不足叹,可叹是老而虚生;死不足悲,可悲是死而无补。
30、一向单杉耐得冻,乍脱棉袄冻成病。
31、处人不可任己意,要悉人之情;处事不可任己见,要悉事之理。
32、以至公无私之心,行正大光明之事。
33、欲理会七尺,先理会方寸;欲理会六一合,先理会一腔。
34、富以能施为德;贫以无求为德;贵以不人为德;贱以忘势为德。
35、厚时说尽知心,提防薄后发泄;恼时说尽伤心,再好有甚颜色。
36、取人之直恕其戆;取人之朴恕其愚;取人之介恕其隘;取人之敏恕其疏;取人之辩恕其肆;取人之信恕其拘;所谓人有所长,()必有所短也,可因短以见长,不可忌长以摘短。
37、凡听言,要先知言者人品,又要知言者意向,又要知言者识见,又要知言者气质,则听不爽矣。
38、言语之恶,莫大于造诬。
39、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事;潜其心,观天下之理;定其心,应天下之变。
40、好面上炙个疤儿,一生带破;白衣上点些墨儿,一身带涴。
左宗棠名言名句 朱淑真名言名句 周敦颐名言名句分页:123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罗大经名言名句吕本中名言名句元结名言名句程颐名言名句刘勰名言名句王肃名言名句荀悦名言名句陆贾名言名句
本站为你推荐的文章:
离开还是靠近一个北京妞儿写的经典的话,太...小故事大智慧褚时健:跌到低谷的反弹不过是流着眼泪吃着肉千金归来一经典台词花开半夏经典台词老有所依经典台词本文标题:吕坤名言名句
编辑推荐
吕本中名言名句
1、惟变所出,万变不从。
2、老来旧事无人说。为谁醉倒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
3、说道觅新词,把酒来相就。
4、故人何处。同在江南路。百种旧愁分不去。枉被落花留住。
5、高楼只在斜阳里。春风淡荡人声喜。携客不嫌频。使君如酒醇。
6、要相忘。不相忘。玉树郎君月艳娘。几回曾断肠。
7、驿路侵斜月,溪桥度晓霜。短篱残菊一枝黄。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旅枕元无梦,寒更每自长。只言江左好风光。不道中原归思、转凄凉。
8、病香无力傍栏干。风雨送春还。一枕晓来清梦,无人说似西山。匆匆笑语,时时邂逅,草草杯盘。莫谓杂花时候,便忘梅蕊冲寒。
9、酒罢悠扬醉兴,茶烹唤起醒魂。却嫌仙剂点甘辛。冲破龙团气韵。金鼎清泉乍泻,香沈微惜芳薰。玉人歌断恨轻分。欢意厌厌未尽。
10、渺渺风吹月上,濛濛雾挟霜回。百年心事老相催。人在夕阳落外。有梦常嫌去远,无书可恨来迟。一杯浊酒两篇诗。小槛黄花共醉。
11、乱红夭绿风吹尽,小市疏楼。细雨轻鸥。总向离人恨里收。年年春好年年病,妾自西游。水自东流。不似残花一样愁。
12、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团是几时。
13、后生学问,聪明强记不足畏,惟思索寻究者为可畏耳。
14、取之伤廉,与之伤义。
15、不特圣人直重先后之序,如天之四时,分毫顷刻皆有次序,此是物理自然,不可易也。
16、以人之盗因谓食为盗而不敢食,是失名实者也。
17、取其行事之善者别录出之以自警戒,亦乐取诸人以为善之义也。
18、得酒贵多,不问美恶,过人远矣。
19、用心多使气胜心,毎心有所不善者,常使气胜之。
20、读书须是尽去某人说某人说之心,然后经可穷矣。
21、以信解诚,不能尽诚。至诚无息,信岂能尽之乎?
22、於安定处得此一字,亦用不尽。
23、言天在山中者,前言往行,无有纪极。故取天之象焉。
24、此事闲时说时甚易,在於临事时,要执得定耳。
25、学者非止读诵语言,撰缀文词而已,将以求吾之放心也。
26、凡欲解经,必先反诸其身,而安措之天下而可行,然后为之说焉。纵未能尽圣人之心,亦庶几矣。
27、寻常人便说作两事,失之逺矣。
28、每事无不端正,则心自正矣。
29、义者宜也,知者知此者也,礼者节文此者也。
30、至如母以子贵,子以母贵,及人臣无将,将则必诛。
31、居简而行简,无乃太简乎。
32、以信解诚,不能尽诚。至诚无息,信岂能尽之乎?
33、毎心有所不善者,常使气胜之。且云自知如此,未得为善也。
34、所损者惩忿窒欲,所益者见善则迁,有过则改也。
35、施於一身而非有馀也,施於天下而非不足也,是之谓圣人之道。
36、有人曰仕宦显达者,使天下谓之贤人则不可,使天下谓之不贤人,则可矣。
37、学者非止读诵语言,撰缀文词而已,将以求吾之放心也。
38、今之学者不能见其近者小者,而妄意谈其大者逺者,故终汗漫而无成也。
39、欲忠於君,是利於忠也。欲孝於父,是利於孝也。其馀皆然。
40、安而行之,圣人也,自非圣人,皆利而行之者也。
41、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夫能如是,故能养其大体,而为大人,故能格君心之非,而使天下利见,故能言动以为法则。
42、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
43、後之人不及孔子颜子逺矣,而常叹仕宦不达,何愚之甚。
44、无妄之往得志,言无妄而往,则可以得志也。
45、今之学者必要一其说,是不知圣人之意也。无妄之往何之矣,言无妄之世,往无所之也。
46、若必以寺为法度,则侍者法度之人,峙者法度之山,痔者法度之病也。
47、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惟诗不可拘以法度。
48、观张子厚所作西铭,能养浩然之气者也。
49、上下以利相聚,其能长育人才乎!
50、其逺者,须谓之逺。其近者,须谓之近也。
51、圣人之言其逺如天,其近如地。
52、以信解诚,不能尽诚。至诚无息,信岂能尽之乎?
53、今之人所以为学者,某却不会如此为学。
54、万物皆备於我矣,反身而诚富有之大业,至诚无息日新之盛德也。
55、乾坤之於易,犹隂阳之於道,仁知之於圣也。
56、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
57、格物者,穷理之谓也。欲穷理,直须思始得。思之有悟处始可。不然所学者恐有限也。
58、又不可忘之也,忘之者不芸苗者也。正其名而取之者,非苗者也。
59、浩然之气充塞天地,虽难得而言非虚无也,必有事焉。
60、虽然毫发之失生于心术,其流之敝有不可胜言者。
61、懒惰者必有饥寒之忧,虽欲亲人,人不用也。
62、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沃土之民不才,*也;瘠土之民莫不饷义,劳也。
63、圣王之处民也,择瘠土而处之,劳其民而用之,故长王天下。
64、君子能劳,后世有继。
65、以公定力如此,必无过戚。
66、古人辞尊居卑辞富居贫,处乱世自全之道,可以为万世贪冒不厌,以致破家亡国者之至戒也。
67、事亲如天,顷刻离亲则有时而违天,天不可得而违也。
68、学者读之更无可以消详处,更无可以致思量处。
69、我是何等人,彼为何等人,若是答他,却与此人等也。如此自处,忿心必自消也。
70、言读书编类,语言相似者,事做一处,便见优劣是非。
71、不唯君子小人于此焉分,亦贵贱寿夭之所由定也。
72、人之为恶,虽至于谋反大逆,若有一念悔心,使临刑之际说我悔也,便须赦他,便须用他。
73、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所不同者,皆私心也。至于公则不然。
74、习以成风,遂畏死耳。如习俗皆不畏死,则亦不畏死也。
75、卒不改官,浮沈京师,至死不屈。
76、近年以来风节不立,士大夫节操一日不如一日。
77、不特圣人直重先后之序,如天之四时,分毫顷刻皆有次序,此是物理自然,不可易也。
78、文如元凯徒成癖,赋若相如止类俳。惟有孔门无一事,只传颜氏得心斋。
79、人有三不幸:少年登高科,一不幸;席父兄之势为美官,二不幸;有高才,能文章,三不幸也。
80、行己须先诚实,只如书帖言语之类,不情缪敬,尽须削去,如未尝瞻仰而言瞻仰,未尝怀渴而言怀渴,须尽去之,以立其诚。
81、语成德者,昔难其居,若先生之道,就所至而论之,可谓安且成矣。
82、或得于数,盖指康节。或观于礼,谓横渠也。
83、在昔诸儒,各行其志,或得于数,或观于礼,学者趋之,世济其美。
84、子厚以礼教学者,最善先有所据守。
85、心与道潜,湛然渊静,所居则躁人化,闻风则薄夫敦。
86、道学至于无心,立行至于无愧,心若止水,退然渊静。
87、公诚厚德可服,某适来相试耳。
88、言其所善,行其所善,思其所善,如此而不为君子,未之有也;言其不善,行其不善,思其不善,如此而不为小人,未之有也。
89、乡人贱之,父母恶之,如此而不为君子犹可也;父母欲之,乡人荣之,诸君何不为君子!
90、诸君欲为君子,而使劳己之力,费己之财,如此而不为君子犹可也;不劳己之力,()不费己之财,诸君何不为君子!
91、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
92、愿侍郎宁百受人欺,不可使好贤之心少替。
93、“忍”之一字,众妙之门。
94、初学作诗,宁失之野,不可失之靡丽;失之野不害气质;失之靡丽,不可复整顿。
95、欧公作文,先贴于壁,时加窜定,有终篇不留一字者。
明朝吕坤经典诗句
明朝吕坤经典诗句
年代:明朝
吕坤作品:《呻吟语》
吕坤简介:
吕坤(1536--1618),字叔简,商丘宁陵县人,明代著名无神论思想家,哲学家。
明朝吕坤经典诗句
1、以患难时心居安乐,以贫贱时心居富贵,以屈居时心居广大,则无往而不泰然。以渊谷视康庄,以疾病视强健,以不测视无事,则无往而不安稳。——吕坤《呻吟语》
2、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吕坤
3、目不容一尘,齿不容一芥,非我固有也。如何灵台内许多荆榛,却自容得?——吕坤《呻吟语》
4、有过是一过,不肯认过,又是一过。一认过则两过都免,一不认过则两过不免。——吕坤《呻吟语》
5、"天地间真滋味,惟静者能尝得出;天地间真机括,惟静者能看得透;天地间真情景,惟静者能题得破。作热闹人,说孟浪语,岂无一得?皆偶合也"。——吕坤《呻吟语》
6、精神爽奋则百废俱兴,肢体怠驰则百兴俱废。圣人之治天下,鼓舞人心,振作士气,务使天下之人,如含露之朝叶,不欲如久旱之午苗。——吕坤《呻吟语》
7、取人之直恕其戆;取人之朴恕其愚;取人之介恕其隘;取人之敏恕其疏;取人之辩恕其肆;取人之信恕其拘;所谓人有所长,必有所短也,可因短以见长,不可忌长以摘短。——吕坤
8、先众人而为,后众人而言。——吕坤
9、做第一等人,干第一等事;说第一等话,抱第一等识。——吕坤
10、修身以不护短为第一长进。人能不护短,则长进者至矣。——吕坤
11、凡听言,要先知言者人品,又要知言者意向,又要知言者识见,又要知言者气质,则听不爽矣。——吕坤
12、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吕坤
13、把意念沉潜得下,何理不可得,把志气奋发得起,何事不可做——吕坤
14、气忌盛,新忌满,才忌露。——吕坤
15、自私自利之心,是立人达人之障。——吕坤
16、理直而出之以婉,善言也,善道也。——吕坤
17、老不足叹,可叹是老而虚生;死不足悲,可悲是死而无补。——吕坤
18、奋始怠终,修业之贼也;缓前急后,应事之贼也;躁心浮气,蓄德之贼也是;疾言厉色,处众之贼也。——吕坤
19、厚时说尽知心,提防薄后发泄;恼时说尽伤心,再好有甚颜色。——吕坤
20、有所不言,言必当;有所不为,为必成——吕坤
21、不须犯一口说,不须着一意念,只凭真真诚诚行将去,久则自有不言之信,默成之孚。——吕坤
22、多病无完身,久病无完气。——吕坤
23、方严是处人大病痛,圣贤处人,离一温厚不得。——吕坤
24、侍人要丰,自奉要约,责己要厚,责人要薄。——吕坤
25、以至公无私之心,行正大光明之事——吕坤
26、处人不可任己意,要悉人之情;处事不可任己见,要悉事之理。——吕坤
27、瞒人之事弗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吕坤
28、一切利己的生活,自——以时间来衡量生命。爱,则无所不为;过于自爱,则一无所为。——吕坤
29、把意念深潜得下,何理不可得,把志气奋发起,何事不可做。——吕坤
30、“无伤”二字,修已者之大戒也。——吕坤
31、轻言骤发,听言之大戒也。——吕坤
32、久立先养足,久夜先养目。——吕坤
33、门户可以托父兄,而丧德辱名非父兄所能庇。——吕坤《呻吟语·存养》
34、形生于气。——吕坤《呻吟语》
35、我只是我。——吕坤
《呻吟语》作者吕坤简介
《呻吟语》作者吕坤简介
吕坤简介
吕坤,字叔简,别字心吾,新吾,晚号抱独居士,了醒亭居士,明开封府宁陵(今属河南)人。生于公元1536年(嘉靖十五年),卒于公元1618年(万历四十六年)是晚明时期著名的哲学家与思想家。曾历任襄垣知县,户部主事、郎中,山东参政,山西按察使,陕西右布政使,右、左佥都御使,刑部左,右侍郎等职。
据《明史吕坤传》载:坤刚介峭直,留意正学。居家之日,与后进请习。所著述,多出新意。由于政治抱负得不到施展,吕坤只得潜心向学,把自己卓尔不凡的治世良策尽诉笔端,他曾撰有《闺范图说》、《交泰韵》、《呻吟语》、《四礼翼》、《四礼疑》、《阴符经注》、《实政录》、《小儿语》、《无知》、《去伪斋集》等十余种著作。其中,最能反映吕坤的政治哲学思想的代表作,就是《呻吟语》。
《呻吟语》成书于公元1593年(万历二十一年),是吕坤呕心沥血三十年而著述的一部语录体著作。全书分为礼篇、乐篇、射集、御集、书集、数集计六卷,共十七章内容,它们是《性命》、《存心》、《》、《谈道》、《修身》、《问学》、《应务》、《养生》、《天地》、《世运》、《圣贤》、《品操》、《治道》、《人情》、《物理》、《广喻》《词章》等等,()约二十余万字。
吕坤之所以以呻吟二字来作书名,自有其一番苦心。在《呻吟语序》中,他明白地告诉世人,呻吟,病声也。呻吟语,病时疾痛语也。以呻吟来警示世人,盖有三益焉:医病者见子呻吟,起将死病;同病者见子呻吟,医各有病;未病者见
子呻吟,谨未然病,这样,以一身示惩于天下,而所寿者众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呻吟语是吕坤痛苦心声的流露,其实质是恨世道堕落,恨世风日下,恨人心不古,企图用此来匡正时弊,挽救风雨飘摇的明王朝。《呻吟语》围绕个人、的修身养性、为人处世和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世情愫,提出了一系列积极的理论主张。吕坤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兼容并蓄了道家、墨家、法家等诸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加上多年宦海沉浮,饱览人间的风霜,对人生、对宇宙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见解,特别是对个人的修身养性、处世之道的精辟论述,反映出作者深厚的生活底蕴和广博的学识。那些具有真知卓见的妙言警句,富于哲理的醒世恒言,无论是对当今的人,还是未来者都具有启迪、借鉴意义。
人生是短暂的,乍命是有限的。然而,许多的思想与智慧却能够穿越时空,从遥远的古代向我们款款走来,并且将一直走下去,就像一条长河奔流不息,滋润它所流经的每一个生命。
古人的人生不能抄袭,但可以借鉴;古人的人生不能复制,但可以创造。走近经典,便是走近古人的人生,走近古人的思想,便是走近了喜怒哀乐、嬉笑怒骂的大干世界,便是远离了虚华与浮躁。使我们得以驰骋其间,开拓人生的视野,让有限的生命变成无限。
名句作为警示自己的句子,希望以上《吕坤名言名句》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想获取更多名句内容可以点击 名言名句 专题。
二十四史是什么?都有哪些内容
1.关于勤政、清廉的名言
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 意谓治理国家的重要原则,就在于处事要公平正直. ——唐·吴兢《贞观政要 论公平》 *治国莫先于公. 意谓治理国家首先要公字当头. ——宋《司马温公集 · 为言治所先上殿札子》 *能去私曲就公法者,民安而国治;能去私行行公法者,则兵强而敌弱. 意谓只要去除私心杂念实行公正法度,就能百姓安定,国家太平,只要抛弃自私行为而按公正法度行事,就能兵力强盛而克敌制胜. ——《韩非子 · 有度》 *天下唯公足以服人. 意谓只有公正无私,才能令人信服. ——《明史》卷二三五《王汝训列传》*任天下之大,立心不可不公;守天下之重,持心不可不敬. 意谓创业的关键在于出以公心,守业的要旨在于慎重谦恭. ——《宋史》卷四三八《儒林列传》 *以私胜公,衰国之政也. 意谓将个人利益放在国家利益之上,这是国家衰亡的政治原因. ——《吕氏春秋》卷一九《举难》 *国多私勇者其兵弱,吏多私智者其法乱. 意谓国家多了那些自私的勇士就会兵力衰弱;官吏中多了那些精于谋私的人就会法度混乱. ——《管子 · 禁藏》 *子用私道者家必乱,臣用私义者国必危. 意谓长子有私心则家庭必定混乱,大臣谋私利则国家必定危亡.*自古天下离合之势,常系民心. 意谓自古以来国家统一分裂的局势,往往取决于民心. ——宋 · 辛弃疾《美芹十论 · 观寡》 *正心之始,当以己心为严师. 意谓端正自己的第一步,就是在心灵深处严以律己. ——《琼琚佩语 · 修己》 *得之以公,其失之必以偏. 意谓秉公办事得天下,徇私舞弊失天下. ——《吕氏春秋》卷一《贵公》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名言.君子通晓事理,故待人接物处世犹如在平坦大道上行走,安然而舒泰.小人心思常为物役,患得又患失,故常有戚戚之心.君子有终身之乐,无一日之忧,小人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与此义同.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孔子名言.《论语》凡四见,旨同而文小异.《学而》载:“子曰:‘不患人这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意为不必担心别人不知我,该担心的是我不知人.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名言.“罔”,迷惘.“殆”有两义:一为危殆,疑不能定.一为疲殆,精神疲怠无所得.当从前解.此句可与“温故而知新”章合参.孔子首倡学思并重,对孔门弟子有很深影响.如子夏言博学近思,《中庸》言博学慎思,都认为学思不可偏废. 敏于事而慎于言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又《论语·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义相同.意为做事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译文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2)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译文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 (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译文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译文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5)其进锐者,其退速. 译文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 (6)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译文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 (7)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 (8)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译文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应该处于统治地位.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处于统治地位,就会把他的罪恶传播给群众. (9)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译文天子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天下;诸侯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国家;卿、大夫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宗庙;一般的老百姓不行仁,便保不住自己的身体. (10)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译文一国的君主如果喜爱仁德,整个天下便不会有敌手. (11)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n^u). 译文减免刑罚,减轻赋税,让百姓能深耕细作,早除秽草. (12)仁者无敌. 译文仁德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 (1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译文每家给他五亩土地的住宅,四围种植着桑树,那么,五十岁以上的人都可以有丝棉袄穿了.鸡狗与猪这类家畜,都有力量去饲养繁殖,那么,七十岁以上的人就都有肉可吃了.一家给他一百亩土地,并且不去妨碍他的生产,八口人的家庭便都可以吃得饱饱的了.办好各级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大道理来开导他们,那么,须发花白的老人便会有人代劳,不致头顶着、背负着东西在路上行走了. (14)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译文搞好耕种,减轻税收,可以使百姓富足. (15)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译文君主仁,没有人不仁;君主义,没有人不义;君主正,没有人不正. (16)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
2.关于廉洁的名言警句淡泊名利,克己制欲。
在位奉廉,应当;退位守节,尤重。
为人正,为政勤,为官廉,为民实。
勿唯小贻大,勿唯私损公;勿唯利害己,勿唯权伤民。
清廉做官方敢怒 公正办事才敢言
廉政,腐败灭亡;自律,党风自强。
上不愧党,勤政之根;下不愧民,廉政之源。
名为锢身锁,利是焚身火。
挡不住今天的诱惑,将失去明天的幸福。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党存于廉,廉乃大兴。
为政戒贪,贪利贪,贪名亦贪,勿骛声华忘政事;
养廉惟俭,俭己俭,俭人非俭,还从宽大保廉隅。
勤廉者平安一世,贪婪者自毁一生。
政清则社稷兴,腐败则国家亡。
根深,狂风拔不起;心正,邪恶攻不破。
民不容贪,党不容腐。
正气一身官气扫,清风两袖腐风离。
载舟覆舟,民意难违,从来当官须勤谨
前车后车,殷鉴不远,自古为政要清廉
为官常想,官是公仆,恃官傲物人不齿
用权当思,权本民赋,弄权谋私法难容
为官一时,做人一世。
廉乃正本,贪为堕源。
为官清正廉洁,当视名利淡如水;
执政勤奋为民,应看事业重如山。
品德端正,以身正求公正,以公正换人心;
处事公正,不为权势丧志,不为钱财动心
反腐换来一方净土,倡廉营造八方富足。
学苏琼,置瓜梁上,誉声传万代;
效王翱,封珠宛然,美名照千年。
宁做清官甘苦一生,莫当贪官遗臭万年。
做人德为本,做官清为上。
用权当如履薄冰,不慎乃殃;
纵欲似饮鸩止渴,无节则殇。
风正一帆顺,清廉得民心。
廉洁,从政之基;腐败,从政之忌。
为人自私私尽名衰,做官贪财财多身亡。
树廉洁之心,行廉洁之事,做廉洁之人。
无私者勇,忘我者清。
养一身正气,去半点私心。
慎权慎欲慎独慎微
自警自省自重自爱
正人先要正己,无私才能无畏。
做人、做官、不做秀,
自警、自励、不自私。
处事公平平似水,
为官廉洁洁如冰。
人非善不交,物非义不取。
心自清,行自廉,倡廉奉公;
居其位,谋其政,勤政为民。
官吏,则不过为国民公仆
——孙中山
为民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
廉而自忘其廉,则人高其行而服其德 明?格言
我们国家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应该和群众同甘苦,共命运
—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
廉不言贫,勤不言苦;尊其所闻,行其所知
—格言对联
勤能补拙,俭以养廉
——清?金缨
德惟善政,政在养民
《尚书》
公则生明,廉则生威
清?朱舜水
吏不廉平,则治道衰
《资治通鉴》
廉耻事大,死生事小
—《宋史》
为政者,不赏私劳,不罚私怨
——《左传》
公生明,偏生暗,端悫生道,诈伪生塞
——《苟子》
令在必信,法在必行
—宋?欧阳修
威与信并行,德与法相济
—宋?苏轼
无故无新,惟贤是亲
—汉?刘安
3.关于廉洁的名人名句?1、贪侈会破坏人们的心灵纯质,因为不幸的是,你获得愈多,就愈贪婪,而且确实总 感到不能满足自己。——法.安格尔
?2、人类也需要梦想者,这种人醉心于一种事业的大公无私的发展,因而不能注意自 身的物质利益。——法.居里夫人
?3、德行告诉人们:反抗诱惑吧,那样你才有更多的机会做出高尚的行为来。— —俄.车尔厄雪夫斯基
?4、不贪为宝。——左丘明
?5、激浊而扬清,废贪而立廉。——柳宗元
?6、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
?7、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包拯
?8、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老百姓)话短长。——于谦
?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孔子
?10、临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白居易
?11、嗜欲之原灭,廉正之心生。——刘向
?12、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苏轼
?13、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方志敏
?14、俭朴的生活,不但可使精神愉快,而且可以培养革命品质。——徐特立
?15、廉者不求非其有。
?16、以财为草,以身为宝。——刘向
?17、不管时代的潮流和社会的风尚怎样,总可以凭着自己高贵的品质,超脱时代和社会 ,走自己正确的道路。——美.爱因斯坦
?18、没有思想上的清白,也就不能够有金钱的廉洁。——法.巴尔扎克
4.关于廉洁的古诗句1、赠刘景文(宋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注释 橙黄橘绿时:指橙子发黄、橘子将黄犹绿的时候,指农历秋末冬初。
砥廉哲理启示 菊花虽已凋谢残落,但在那寒风霜雪中却仍有傲立不屈的菊枝。作者以“菊残犹有傲霜枝”这句诗赞美菊花的傲骨耐寒。
以至于后人常常用这一句诗来比喻和赞赏有气节的人风骨凛然、不向恶势力低头的高尚品格。我们的为官从政者也应具备这样的品格。
2、芙蓉楼送辛渐(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释 平明:黎明。楚山:指镇江一带的山。
冰心:清明纯洁的心,比喻心地莹洁。毛壶:玉制的壶,比喻高洁。
砥廉哲理启示 王昌龄的这首诗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出诗人送别客人时的凄寒孤寂之情,更展现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屹立在江天之中的孤山与冰心置于玉壶的景象之间形成一种有意无意的照应,令人自然联想到诗人孤介傲岸、冰清玉洁的形象,也告诉我们这样的砥廉哲理。
要做一个清正廉洁的好官员,就必须做到“一片冰心在玉壶”,即在心灵深处清心寡欲、一尘不染,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3、石灰吟(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砥廉哲理启示 高尚的情感和坚韧的意志,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要像石灰那样,顶住千千万万的诱惑,经过千锤万击、烈火焚烧、粉身碎骨的磨炼,才能够形成,并且将清白留在人间。4、竹石 (清 郑燮(xiè))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砥廉哲理启示 高尚的情感和坚韧的意志,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要像石灰那样,顶住千千万万的诱惑,经过千锤万击、烈火焚烧、粉身碎骨的磨炼,才能够形成,并且将清白留在人间。
5、己亥杂诗 (清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注释 ①浩荡离愁:无边的离愁。离:指离京。
②吟鞭:诗人的马鞭。东指:向东指。
当时作者从北京城东的广渠门离开北京。砥廉哲理启示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从诗人看来,落花作为个体,它的生命是终止了,但当它化作春泥,就能保护、滋养出新的花枝,它的生命就在下一代群体身上得以延续,体现出新的生命价值,并终将孕育出一个繁花似锦、绚丽灿烂的春天!我们的所有为官从政者都应该具有龚自珍这样的胸怀,将自己的一切无私奉献给社会,培养栋梁人才,培育廉洁风气,即使牺牲自己也无怨无悔。
6、无题 (唐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砥廉哲理启示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李商隐这首诗中流传千古的名句。曾经使多少人为之感动,为之感慨。
我的心要不相思,就像蚕儿吐丝,除非自己身死,决不结束。相思的眼泪,就像蜡炬自焚,只有烧尽成灰,才会停止。
这两句诗原本在于写相思之苦,并表达出至死方休的坚贞爱情。但是,同样也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砥廉启示。
我们的人民公仆,作为社会精英,作为先进分子,理应像春蚕一样,为了百姓幸福,为了社会进步,无私奉献,吐完最后一缕丝;理应像蜡烛一样,牺牲自己,成就他人,生命不息,奉献不止。7、寒菊(南宋·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注释 ①郑思肖:1241-1381,字忆翁,号所南,福建连江人。
南宋末年著名诗人。曾为宋太学生。
宋亡后,便隐居苏州寺庙,终生不仕,过着隐士般的“遗民”生活。②不并:不合、不靠在一起。
③疏篱:稀疏的篱笆。未穷:无穷无尽。
④“宁可”句:谓菊花宁可抱香枯萎在枝头。⑤何曾:哪曾、不曾。
北风:寒风。此处语意双关,亦指元朝的残暴势力。
砥廉哲理启示 在这首诗中,菊花不与百花一齐开,表现了它不同流俗、卓然超绝的气质与格调。它虽然“独立疏篱”,但并不感到寂寞、孤独,反而“趣未穷”。
之所以如此,就在于它具有宁愿“枝头抱香死”,也不“吹落北风中”的高尚节操和精神境界。我们的从政为官者在任。
5.关于勤政、清廉的名言有关/关于孟子的名言警句
源洁则流清,行端则影直//中华传统美德名言名句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赠白马王彪
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关于励志的名言警句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 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 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 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论语》 君子耻其言而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金典人生名言名句
知识就是力量。 学无止境。(荀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罗丹) 你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名言名句精萃
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吃一堑,长一智。(古谚语)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杜甫) 春蚕到死丝方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让人上进的励志名言
要成就一件大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列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孔子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佚名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孟子经典名言警句
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 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富贵不能*,贫*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养心莫善于寡欲。 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明朝思想家、东林党领袖顾宪成简介,顾宪成的名言名句
甚么是二十四史?二十四史是我国现代二十四部野史的总称,包含《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南史》《魏书》《周书》《北齐书》《北史》《隋书》《旧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新唐书》《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
典范一词在古时是指「经」和「典」。如果说经籍用于立论,史乘则是实行左证,供给思绪。也恰是史学前驱司马迁所说「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用途。那末,接下来一同读读史乘里的名句吧。
1.义感君子,利动君子。《晋书·符登传》
译文:道义能够感动君子,优点能够感动君子。
2.太刚则折,至察无徒。《晋书·周岂页》
译文:过于朴直就会折断,极端明察就没有徒弟。
3.为国之道,食不如信。立人之要,先质后文。《宋书·江夷传》
译文:管理国度的原理,是给民以食品不如给民以信义,做人首先要讲诚信,才能够饰之以文。
4.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译文:智慧的人在上千次思索中,总会有一次失误;愚笨的人在上千次思索中,总会有一次播种。
5.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史记·滑稽列传》
译文:鸟将要死的时分,它的啼声是悲痛的;人将要死的时分,他的话是仁慈的。
6.浊其源而望其流,曲其形而欲其直,不成得也。《后汉书·刘般传》
译文:期望从混浊的泉源流出明澈的泉水,期望歪曲的形体有蜿蜒的影子,这都是不成能的。
7.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蒙昧?《后汉书·杨震传》
译文:天晓得、地晓得、我晓得、你晓得,怎样能说没人晓得呢?
8.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传》
译文:站在深潭边,期望失掉里面的鱼,还不如回家去结网。
二十四史精髓16开平装全6册原文译文文白比较汉书三国志原版原著中国通史中华史乘故事
¥258
购置
二十四史礼盒平装4册线装16开荟要精髓正文全译正版全套文言史记三国志前后汉书隋唐金书宋
¥151.2
购置
中国史乘册本二十四史套装6册文白比较
¥165
购置
9.宜如临深渊,小心翼翼。战战栗栗,日慎一日。《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译文:该当像面对着深渊和在薄冰上行走一样心惊肉跳,惧怕得抖动,一天比一天愈加慎重。
10.全国熙熙,皆为利来;全国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
译文:(人生一世,不过是在寻求名利。)全国熙熙,都是为利而来;全国攘攘,都是为利而往。
11.顺德者昌,逆德者亡。《汉书·高帝纪上》
译文:适应品德的人才会兴盛,不服从品德的人必定沦亡。
12.农,全国之大本,民所恃以生也。《汉书·文帝纪》
译文:农业是全国的基本,是苍生赖以生存的衣食滥觞。
1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汉书·成帝纪》
译文:有了差错,而不悔改,这才叫差错。
14.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温饱至身,掉臂廉耻。《汉书·食货志》
译文:在寒冷的气候,人们不会去等候狐裘或丝绵做的轻暖的寒衣(寒不择衣);人在饥饿的时分,不会去等候甜美的食品(狼吞虎咽);人在温饱交迫之时,也就不会思索到廉耻之心了。
15.先下手为强,后发制于人。《汉书·项籍传》
译文:先反击就可以礼服朋友,随后应战只会被掌握。
16.明者见危于有形,智者见祸于未萌。《三国志·魏书二十八·钟会传》
译文:明智的人在风险还没构成时就可以预见到,聪慧的人在灾害还未发生时就会有所察觉。
17.患人知进而不知退,知欲而不知足,故有困辱之累,悔吝之咎。《三国志·魏书二十七·王昶传》
译文:担心的是人们晓得行进却不晓得前进,晓得讨取却不晓得满意,以是才会有受穷困凌辱的差错,才会有发生后悔的不对。
18.册本之事,患人欠好,好之无伤也。《三国志》·《吴书三·三嗣主传》
译文:册本这工具,就怕人们不去喜欢它,喜好念书并没有害处。
19.成败相因,理不常泰。《南史·宋本纪》
译文:胜利与失利互为因果关系,世事不会永久承平安定。
20.以洁白遗子孙,不亦厚乎。《南史·徐勉传》
译文:把清洁白白做人的质量留给后世子孙,不是很厚重的一笔财产吗?
21.扬汤止沸,扬汤止沸,以暴易暴,与乱同志,莫可测也,后裔何观!《旧唐书·魏征传》
译文:背着木料去救火,扬起沸水来止沸,用残酷来替代残酷,与本来的紊乱同出一辙,其结果之严峻是很难猜测的,这么下去,后世子孙们将会怎样看呢?
22.居官当清廉自守,毋黩货以丧身败家。《元史·刘斌传》
译文:当官的人该当清廉公平,保持本人的操守,不要由于贪财而丧身败家。
23.成远算者不恤近怨,任大事者掉臂细谨。《明史·汤和传》
译文:有长远打算的人不应为长远的一点牢骚而担心,做大事的人不用顾及一些纤细杂事。
24.聚如丘山,散如风雨,迅如雷电,捷如鹰鹘。《元史·郝经传》
译文:(用兵之道在声东击西):会萃在一起的时分好像山丘一样不成震动,分离的时分又如风雨一样无处不在,举动像闪电一样疾速,举措像鹰鹘一样勇猛。
25.朝廷行事苟不自正,何故正全国?《金史·世宗上》
译文:朝廷里的人本人行事都不正,怎样请求全国的人举动规矩呢?
26.馨南山之竹,书罪无量;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旧唐书·李密传》
译文:用完南山的竹子(做笔)也写不完罪过;放尽东海之水也没法流完罪行!(罪不容诛)
27.以铜为镜,能够正衣冠;以古为镜,能够知兴替;以人为镜,能够明得失。《旧唐书·魏征传》
译文:以铜作镜子,能够规矩衣服和帽子;以史乘作镜子,能够晓得兴衰和更替;以人作镜子,能够大白得失。
28.居高而必危,每处满而防溢。《北史·后妃列传》
译文:居高位一定要有风险认识,工具满了要避免它溢出来。
29.智者弃短取长,致使其功。《后汉书·王符传》
译文:智慧人舍弃优点,发扬优点,以此来获得胜利。
30.君子立品,虽云百行,唯诚与孝,最为其首。《隋书·文帝纪》
译文:君子在社会上安身成名,虽然需求涵养的操行有很多方面,但只要诚和孝才是最重要的。
看累了吧,发个笑话,让你开心放松一下
你愿意一辈子只为我一个人做饭吗?
她是富家千金,而他只是一个普通的酒店主厨,她经常去酒店吃饭,被他做的美食深深迷住。终于有一天她鼓起勇气问他:“你愿意一辈子只为我一个人做饭吗?”他憨憨的笑了,有些局促地点点头。没过多久他走进了她的家门,成为了她的私人厨师。
与人才有关的诗词
人物生平 初入官场
顾宪成,字叔时,号泾阳,于1550年(明世宗嘉靖二十九年)出生于江苏无锡泾里(今无锡市张泾)一个书香门第。
顾宪成聪明过人,幼年就有研读孔子之学。1576年(万历四年),顾宪成赴应天(今江苏南京)参加科举考试,中了乡试第一名。
1580年(万历八年),顾宪成赴京参加会试,又被录取在二甲第二名,被赐进士出身。
顾宪成中进士后,官居户部主事。时值大学士张居正生病,朝臣群起为他祈祷。 顾宪成不参与祈祷,有同僚代他签名,他拿笔去掉。1582年,张居正死后,顾宪成改任吏部主事。
后来顾宪成请回乡三年,返回朝廷后,补为验封主事。
1586年(万历十四年),顾宪成的弟弟顾允成也考中了进士。
贬官外放1587年(万历十五年),明朝考核京城朝官,都御史辛自修掌管考核事宜。工部尚书何起鸣在纠正考核的过失中,辛自修因不对执政大臣之意获罪。给事中陈与郊秉承旨意弹劾何起鸣、辛自修,实际上是攻击辛自修而庇护何起鸣。于是二人都被罢官,并责备了检举何起鸣的四位御史。
顾宪成为他们抱不平,上疏申辩,词语中有触怒当权者的地方,被明神宗下圣旨责备, 贬官外放为桂阳州判官。后来提为处州推官。
顾宪成在母亲死后辞官,服完丧后,补为泉州推官。
升官回京1593年(万历二十一年)考核官员吏治时,顾宪成因为公正、廉洁被推为第一,提升为吏部考功主事,累官至吏部员外郎。
1593年(万历二十一年)正月,明神宗下诏将长子朱常洛和另外两个儿子朱常洵、朱常浩同时封王,而不明确皇位继承人,以便朱常洵仍有被立为太子的机会。包括顾宪成、顾允成兄弟在内的许多廷臣,上奏阻止这一诏令的颁发。神宗迫于公议,于同年农历二月间收回了三王并封之命。
1593年(万历二十一年)的京官考察,吏部尚书孙、考功郎中赵南星将与执政有私交的人全部罢黜,实际上是顾宪成左右的。等到赵南星被斥退,顾宪成上奏请求一同罢官,没有得到回复。不久升为吏部文选司郎中,掌管官吏班秩迁升、改调等事务。
削职返乡顾宪成直言敢谏,他和一些正直的官员经常对朝廷的错误决策有所非议,在士大夫中声望很高。
因为争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顾宪成引起神宗反感。1594年(万历二十二年),首辅王锡爵年老引退,明神宗便命吏部根据品望推选六七位能够胜任首辅之职的官员听候点用。顾宪成与吏部尚书陈有年合拟了七人名单上报,请神宗亲裁。不料,顾宪成他们提名的人,都是神宗所厌恶的,尤其顾宪成提名的前大学士王家屏,更是违背了神宗的旨意,从而更触怒了神宗。顾宪成被削去官籍,革职遣送回家。
顾宪成被除去官职以后,朝廷内外推荐他的上书超过上百份,神宗都不批复。
讲学议政顾宪成回到了家乡,决定从事讲学活动,同时宣扬他的政治主张。恰好在无锡有一所宋朝学者杨时曾经讲过学的东林书院,他就同弟弟顾允成倡议维修。维修书院的事,得到许多地方人士以至常州知府、无锡知县的资助和支持,在1604年(万历三十二年)修复了这所书院。同年十月,顾宪成会同顾允成、高攀龙、安希范、刘元珍、钱一本、薛敷教、叶茂才(时称东林八君子)等人,发起东林大会,制定了《东林会约》,规定每年举行大会一、二次,每月小会一次。
东林书院既讲学又议政,吸引着许多有志之士,包括一些因批评朝政而被贬斥的官吏。他们不顾道路远近,纷来沓至,人数之多,竟使东林书院的学舍都容不下。
顾宪成曾经说:“在朝廷做官,志向并不在皇上,在边地做官,志向不在民生,居于水边林下,志向不在世道,君子是不这样做的。”他在讲学之余,往往议论朝政,品评人物。朝廷之士仰慕他的风范,多和他遥相呼应。由此东林名声大噪,而忌恨的人也多。从而被他们的反对者称为“东林党”。
1608年(万历三十六年),由于许多东官员纷纷上疏推荐重新起用顾宪成。顾宪成被正式任命为南京光禄寺少卿,但是顾宪成不接受任命,继续留在家乡从事讲学议政。
遭受诬告1611年(万历三十九),东林党人淮南巡抚李三才被弹劾,顾宪成送信给叶向高、孙丕扬,为李三才恢复名誉。御史吴亮将它刻在朝报中,攻击李三才的人看到后纷纷议论。
于是徐兆魁在奏疏上攻击顾宪成,肆意诋毁。声称:浒墅有条小河,东林党占用其税收作为书院的费用。税使来检查,东林就以文书招请,使税使没有应邀前往,也必定给予丰厚的报酬;讲学所至,仆人随从如云,县令命令馆舍予以供应,没有二百金办不到;聚会时必定谈论时事, 郡邑做事偶然与他们意见不同,必令郡邑改正;收受贿赂。
徐兆魁的话没有一句得到证实。光禄丞吴炯上奏为顾宪成辩白说:“ 顾宪成送信救李三才,是有些出格,我曾责怪他, 顾宪成也后悔。现在顾宪成被诬告,天下将因此作为讲学的惩戒, 闭口不谈孔、孟之道,国家正气从此而耗减,不是小事情啊!”奏疏上后,明神宗不予回答。此后攻击顾宪成的人没有断绝。
死后荣辱顾宪成于1612年(万历四十年)死于家乡。留有著作《小心斋札记》、《泾皋藏稿》、《顾端文公遗书》等。
天启初年,明熹宗赠顾宪成太常卿。由于东林党人开放言路指责朝政,触动熹宗时专权的大太监魏忠贤,魏忠贤开馆纂修《三朝要典》,打击东林党,同时造编《东林点将录》等文件上报朝廷,1625年(天启五年),明熹宗下诏,烧毁全国书院,削去顾宪成封号。
1629年(崇祯二年),崇祯皇帝下令为东林党人恢复名誉,并下诏修复东林书院。顾宪成获得 *** ,赠吏部右侍郎,谥号端文。
主要成就顾宪成创立了东林书院,并以东林书院为阵地,通过讲学、论辩、研讨、撰文、出书,对王守仁“心学”及王学末流在道德修养和认识论方面宣扬的种种虚、空、玄的主张和说教进行猛烈的抨击和批判,从而推动了实学思潮的高涨。
人物评价《明史》:宪成姿性绝人,幼即有志圣学。暨削籍里居,益覃精研究,力辟王守仁“无善无恶心之体”之说。
樊树志:顾宪成在一片诽谤声中与世长辞。
《剑桥中国明代史》:东林运动的主要创始人顾宪成(1550—1612年),作为吏部的高级官员,成功地阻挠了任命一个翰林学士来领导他自己的部,理由是,所有大学士已是翰林成员,由这样一个排他的内廷集团控制外廷的一些主要职位将有损于健全的 *** 的利益。
家族成员哥哥:顾性成
弟弟:顾允成
七世侄孙:顾皋
后世纪念 纪念馆顾宪成纪念馆,在无锡张泾镇元吉弄内,是顾宪成、顾允成兄弟诞生地。纪念馆内的端居堂面阔五间,梁架间饰有飞仙雕刻。前有两厢,两厢前门前有一对青石狮子。堂后原为花园,四面环绕回廊,园内亭台水榭、山花木,十分幽致。清嘉庆年间,顾氏后裔顾皋中状元,于是在花园后又增建状元厅。
墓葬顾宪成墓在无锡市锡山区查桥关泾村西南。墓前有一对方形望柱,其后为一座四柱三间的青石碑坊。甬道两侧整齐地排列着石羊、石虎、石马、石文吏、石武士。现仅存石虎一对,造型古朴。1985年增建墓园和墓墩,并重立墓碑,正面镌刻“明端文顾公宪成之墓”,碑额线雕云鹤纹,墓园周围遍植柏树。
祠堂无锡惠山听松坊还有顾端文公祠,此祠创建于1613年(明万历四十一年),并以顾允成配享,祠内原悬有顾宪成的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民本思想的名句
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
富民之本在得人。—司马光
治国者,以人才为药。—康熙
一代之治,必有一代之人才任之。—龚自珍
人才以用而见其能否。—《宋史》
人非有才之难,而善用其才之难。—《明史》
人才各有所长,不可偏弃。—《宋史》
人才异能,备体眷寡。—《晋书》
良才不隐世。—陶渊明
古称国之宝,谷米与贤才。—白居易
天下多才,在所用之。—《宋书》
任官惟贤才。—《尚书》
报国之忠,莫如荐士;负国之罪,莫如蔽贤。—司马光
人不可以一噎而止飨,国不可以谬一贤而止士。—《新唐书》
欲讲国家以刷国耻,则莫要于储才。—谭嗣同
天下之人,才德各殊,不可以有一节取也。—司马光
人才之能,自非圣贤,有所长必有所短,有所明必有所藏。—王守仁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司马光
天下不才之人,为害胜于脏吏。—欧阳修
天生一世之才,自足一世之用。—张居正
人非尧舜,谁能尽善。—李白
人莫不有才,才摸不可用。—李觏
人才难大利。—白居易
人才不振,无以成天下之务。—《宋史》
人有厚德,无问其小节,而有大誉,无疵其小故。—刘安
得十良马,不如得一伯乐。—《吕氏春秋》
归国宝不若献贤进士。—墨子
良鸟相木而集,智士择主而翔。—《阮子》
方今之急,在于人才而已。—王安石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
伯乐不可欺马,君子不可欺人。—荀子
善为将者,必图机而立胜。—诸葛亮
择才不求备,任物不过涯。—元稹
高者未必贤,下者未必愚。—白居易
不求其备,不以小疵掩其大德。—包拯
虎啸风生,龙腾云起,英贤奋发,亦各因时。—《北史》
逢时独为贵,历代无非才。隗君亦何幸,遂起黄金台。—陈子昂
何世无才,患主人不能识耳,苟能识之,何患无才。—汉武帝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胡瑗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
今有璞玉于此,虽万镒,必使玉人雕琢之。—孟子
谁肯栽培一草木?黄泥亭子白苇堂。
新蒲新柳三年大,便与儿孙作屋梁。—龚自珍
蛟龙得水而神力。—《管子》
吞舟之鱼,陆处则不胜蝼蚁。—《吕氏春秋》
虽有智慧,不如趁势,所有镃其,不如戴士。—孟子
飞蓬遇飘风而行千里,乘风之势也。—《商君书》
神龙失势,与蚯蚓同。—《后汉书》
操行有常贤,仕宦无常遇,贤不贤才也,遇不遇时也。—王充
良玉未制,与瓦石相类;名骥不驰,与驽马相杂。—《周书》
沟中之木,与牺象同体;追琢不至,坐成枯木。—《唐书》
马不伏枥,不可以趋远。—《汉书》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明。—王安石
材之用,国之栋梁也,得之则安以荣,失之则亡以辱。—《王文公文集》
春兰秋菊,各一时之秀也。—《九歌》
廊庙之材,非一木之枝;狐白之裘,非一狐之腋。—《慎子》
风不缀,则扇不用;日不入,则烛不明。—《抱朴子》
取其道不取其人,务其实不务其名。—《资治通鉴》
古人相马不相皮,瘦马虽瘦骨法奇。
世有伯乐良可嗤,千金市马惟世肥。—欧阳修
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之河;
盈握之璧,不必于昆仑之山。—《世说新语》
人不可以求备,比舍其短,取其所长。—《资治通鉴》
蛟龙须待春雷吼,雕鹗腾飞万里游。—亢文苑
鱼乘于水,鸟乘于风,草木乘于时。—刘向
量材授职,则政成于举。—白居易
能用人者,无敌于天下。—王夫之
路不险,则无以知马之良;任不重,则无以知人之材。—汉武帝
不有百炼火,孰知寸金精。—孟郊
帝王之美德莫大于知人。—包拯
君子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
夫则用不足,国非贫,人才不竟谓之贫。—魏源
华章藻蔚,非朦瞍着所玩;英逸之材,非浅短者所识。—葛洪
一流之人,能识一流之善。二流之人,能识二流之美。尽有诸流,则亦能兼大众才。—葛洪
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之治薄。—墨子
致安之本,惟在得人。—李世民
人之所能,不能兼备。朕常弃其所短,取其所长。—李世民
有才不难,能善用其才则难。—老子
用人当取其长而舍其短,若求备于一人,则世无可用之才业。—晏子
白心不可以得一人,一心可以得百人。—晏子
治世之业,当择贤才而用之。岂以新旧为先后哉。—李世民
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材难令,然可以致君见道。—墨子
用人之力而忘人之功不可。—《战国策》
国有三不祥: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晏子
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孟子
常格不破,大才难得。—包拯
寻人一善,则无弃人。才一用,则无弃才。—《魏子》
论大功者,不寻小过;举大善者,不疵细瑕。—班固
明代张溥介绍及名句
中国古代10本思想名句!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1.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篇第十二》。
自古以来人总是要死的,但如果人民对不信任,国家是立不住的。
2. 众怒难犯,专欲难成。——《左传·襄公十年》
众人的愤怒是不可以触犯的,专权的欲望是很难取得成功的。此话反映了子产鲜明的民本思想。子产认为,如果触犯了众人的愤怒,就无法维持稳定,若想专权独裁,实在是难以实现。
3. 制国有常,利民为本。——西汉司马迁《史记·赵世家》
讲述的是只有以民为本才是最为根本的治国方略。“制国”即治理国家的意思,“常”则是不变的原则。这句话的大意是,治理国家有着一定的原则,即以有利于人民为根本。
4. 雨顺风调百谷登,民不饥寒为上瑞。_宋·苏轼《荔支叹》。
登,丰收。瑞,祥瑞、吉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老百姓不饥不寒,这就是最大的祥瑞。此言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就是最大的成就,也是上天垂示给统治者最大的祥瑞。这句话表现了强烈的民本主义思想。
5.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道德经》第四十九章
其中,“常”是固定不变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即便是圣人也没有固定不变的想法,他们总是以百姓的意志为转移。这是老子规劝君王的话,意在告诫统治者一切决议,均应从民意出发。
6. 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旷也。——《孟子·离娄上》
说明了百姓对仁政的迫切向往之情。所谓“走旷”即在旷野上奔跑的意思。百姓对仁政的向往,就像是水总是往下流、野兽喜欢在旷野上奔跑一样。
7.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
这是孟子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即民贵君轻,并阐明了国家的一切政治权力与政治制度,都是人民赋予的,人民应当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与权力。“社稷”指的就是国家,而“君”指的就是国君。这句话的意思是,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接着是国家的利益,最后才是君王的利益。
8. 失民心而立功名者,未之曾有也。——《吕氏春秋·顺民》
能够在失去民众拥护的情况下而建立功名的人,这在以前从来就没有出现过。此语讲述的是民心向背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也就是说,任何人要想建功立业,没有大众的支持是不可能成功的。
9. 君必自附其民,而后民附之;君必自离其民,而后民离之。——明代庄元臣《叔苴子外篇》。
身为君王一定是先亲近人民百姓,然后人民百姓才能够归附于他。君王一定是先背叛了人民百姓,人民然后再回背叛他。
10. 人主有能以民为务者,则天下归之矣。——《吕氏春秋·爱类》
这句话讲述的是君王施行仁政对民心的归附有着极为明显的效果。人主,指一国之主,即帝王;务则是事务的意思。这句话是说,身为君王者,若是能够将百姓的事情当做主要事务去处理,那么整个天下就都会去归附于他了。
有关廉洁文化的古诗千古名句
介绍:
张溥(1602-1641),字天如,号西铭。江苏太仓人。明崇祯进士,选庶吉士,文学家。自幼发奋读书,明史上记有他“七录七焚”的佳话。与同乡张齐名,合称“娄东二张”。两人相互砥砺,崇尚节气,切磋文理,立志改革世风日下的文坛。天启四年(1624年),二人在苏州创建复社。天启六年,撰写《五人墓碑记》,痛斥阉党。崇祯元年(1628年),与张一起,在太仓发起了驱逐阉党骨干顾秉谦的斗争,所撰散文,脍炙人口,因此,“二张名重天下”。崇祯二年(1629年),组织和领导复社与阉党作斗争,复社的声势震动朝野。
张溥一生著作宏丰,编述三千余卷,涉及文、史、经学各个学科,精通诗词,尤擅散文、时论。
幼年勤奋好学,所读书必手抄,抄毕吟诵即烧掉,如此六、七遍方止,冬夏皆然。因此他的读书室名为“七录斋”。崇祯四年(1631)中进士,后改庶吉士。曾与郡中名士结为文社,叫做复社,兴复古学,进行文学与社会活动。复社表面是讲学“以文会友”,实际是评议时政,并与贵族大官僚斗争的一个政治集团。是东林党与阉党斗争的继续。张溥名声很大,复社影响甚广。《七录斋集·国表序》载有复社活动的盛况。“春秋之集,衣冠盈路”,“一城出观,无不知有‘复社’者”。其影响遍及南北各省。执政巨僚由此颇为忌恨。里人陆文声要求入社被拒,因向朝廷告发张溥等结党,案未结而溥已故世。
张溥在文学方面,推崇前、后七子的理论,主张复古,反对公安、竟陵两派逃避现实,只写湖光山色、细闻琐事或追求所谓“幽深孤峭”的风格。但他在提倡兴复古学的同时,又以“务为有用”相号召,与前、后七子单纯追求形式、模拟古人有所区别。
张溥散文,在当时很有名,风格质朴,慷慨激昂,明快爽放,直抒胸臆。其《五人墓碑记》,赞颂苏州市民与阉党斗争,强调“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为“缙绅”所不能及。叙议相间,以对比手法反衬五人磊落胸襟,为传诵名篇。
张溥著作有《七录斋集》。包括文12卷,诗3卷。此集今存明崇祯时刻本。辑有《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张溥于各集前均写有题辞。此集是张溥为“兴复古学”而编辑的一部规模宏大的总集。《四库全书总目》说:“此编则元元本本,足资检核。”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殷孟伦注),将各集卷首题辞首次辑成一书,并加必要注释。是研究汉魏六朝文学及张溥著作的重要参考书。张溥其他著作有《春秋三书》32卷。《历代史论二编》10卷。《诗经注疏大全合纂》34卷。此外,张溥又为《宋史纪事本末》及《元史纪事本末》补撰论正。
故居位于太仓市区西街,建于明代天启、崇祯年间,为三进组合式的院,具有典型的明清建筑风格。也是市博物馆所地,内设复社纪念堂、文物陈列馆、太仓名人馆、“四王”纪念馆等。
张溥之死
张溥之死,结束了晚明众多文人救国的白日梦,也是一场时代的悲喜剧。“读罢惊魂似梦里,千行清泪不成悲”“八月胥江浊浪奔,千人缟素为招魂”多少人为之失声痛哭,多少人因此惊惶无主。张溥是为了社稷死的:“南冠君子朔风前,慷慨西行倍可怜”,多少人含悲流泪悼念着“西行”的张溥。
一介书生张溥,成长于晚明风雨飘摇的时代。他满怀一腔热血,继东林而起,联合正义之士,组织和主持文人团体复社,欲只手撑起明朝摇摇欲坠的天下。二十三岁时他在苏州创立应社,团结了吴中有抱负的文人;二十六岁愤而作《五人墓碑记》,风神摇曳,正气浩然,矛头直指腐败的明王朝的宦官和贪官;二十七岁入太学,目击朝纲不振,丑类猖狂,与北京文人结成燕台社,作檄文揭发阉党罪行;二十八岁又召集了尹山大会,在会上,张溥倡导合大江南北文人社团为复社,关心国家政事和民族兴亡。崇祯六年,三十二岁的张溥主盟召开著名的虎丘大会。“山左(西)、江左(西)、晋、楚、闽、浙以舟车至者数千人”。他站在千人石上登高一呼,群起响应,朝野震惊。
在当时,复社成员发展几乎遍及国内,共三千零二十三人,著名的爱国文人陈子龙、夏允彝、侯岐曾、杨廷枢、顾炎武、归庄、陆世仪、瞿式耜、文震孟等都是社内中坚,苏州一带的文人入盟最多,他们有的在朝,有的在野,结成了浩荡洪大的政治力量。由于张溥等人的筹划和努力,当时的文人士气大振。一扫 “宁坐视社稷之沦胥,终不肯破除门户之角立” 的明时士习,打破门户之见,以国家为重,年轻的张溥在阉势熏天的日子里,不计危殆,挺身而出,振臂而呼,树起了以文会友的旗帜,来绾结天下士人的心。他匡扶正义的勇气,歆动天下。然而,这只是书生意气,他在幕后操纵朝政,反被高官大臣利用,聪明反被聪明误,抱着遗恨而死,年仅四十,留下了值得后人深思的无数问号。
张溥生于苏州太仓。幼年时,家中财产被身为工部尚书的兄长张辅之凌夺、讼争,父亲张虚宇郁郁而死。张溥因为庶出(其父与婢女所生),家族中都看不起他,连家中的奴仆也讥笑他“塌蒲屦儿何能为”。但张溥不妄自菲薄,他洒血书壁,暗暗发誓要自强不息,与好友张日夜在家苦读,并对经典不惮一而再、再而三地抄录、默诵,直到能够流利背诵为止。著名的“七录斋”的故事由此产生。 明天启四年,张溥与江南文人在苏州创立应社,人员有张、杨廷枢、杨彝、顾梦麟、朱隗、吴昌时等十一人,后来又发展夏允彝、陈子龙、吴应箕等加入,以文会友,兼议朝政。他们崇尚气节,欲在明末的风云变幻中有所作为。应社诸人就是未来复社的骨干。
苏州周顺昌被捕,五人奋起于平民百姓间,为周顺昌鸣不平,结果不屈而死。张溥在五人墓前,“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哀痛五人墓只是块无字石,便写下了著名的《五人墓碑记》。文中赞扬五人“激昂大义,蹈死不顾”,这也是他自己的写照。事后他对张说:“我们这些人应当为国事奉献自己的生命”。他在北京结燕台社、吴江结复社,都是“目击丑类猖狂,正绪衰歇”,忧国忧民,指出应对污浊的政治反抗,伸张正义。自复社建立后,他们更是连连发起驱逐阉党顾秉谦、阮大铖的行动。
明末,朝廷中高官斗争激烈,大学士像车轮似的转换。复社兴起时,周延儒为首辅,他是张溥考取进士的宗师,复社中有许多人都出自他的门下。周便利用了这支力量。其实在周延儒的内心对东林党与复社均无好感,甚至还有些仇恨。后来,周延儒被罢官,温体仁当上了首辅。温早就对复社和张溥目为眼中钉,在他的授意下,其弟温育仁、吴炳等作了《绿牡丹》,讥诮复社,故意挑衅。如今他一朝成为首辅,自然就快意恩仇了,不久就策动属下伺机陷害张溥、张。 张溥会试中会魁,授庶吉士,为官守正不阿,不为权贵所容,“执政要人耿耿视”,温体仁等在皇上面前累进谗言,并与同党的刑部侍郎等指使人炮制出《复社首恶紊乱漕规逐官杀弁朋党蔑旨疏》,又托名制《复社十大罪檄》,说张溥以天如为名号是把自己比作天,并说复社欲倾覆宗社,并将自然界的风蝗之灾附会说是因复社招致。复社也不甘示弱,朝中有黄道周等大臣同情复社,复社又集“宇内名宿”,作《留都防乱公揭》揭露阉党,双方斗争激烈,几乎势均力敌。 不久,温体仁被多疑的崇祯帝罢官,后来又被赐死。时人《题壮悔堂集》有句云:“最爱《桃花扇》,谁唱温家《绿牡丹》”,褒贬自见。张溥等复社成员累受挫折,误以为只要能推出他老师周延儒,就可以改变大局,于是全力推动这个老奸巨猾的大官复出。“太仓张溥为门户计,鸠金二十万赂要津,宜兴(指周延儒)得再召。”周延儒的东山再起,全靠张溥的幕后活动,正在这个时候,周延儒在江南把人家的妇女据为己有,被张溥抓住把柄。因此张溥就“以数事要(胁迫)之”,将话挑明:我动用了人力物力,您如果复出,必须改变以前的作为,这样才可以重新获得大家的信任。机不可失,老政客周延儒一口答应。
周延儒重新当上了首辅,朝政也确实有所更新。张溥兴奋异常,与复社同仁研究了改革国事现状的许多主张,到处议论朝政,还把自己的建议写成二册,呈给周延儒,大家都沉浸在喜洋洋的氛围中,觉得大有作为的时机来临了。孰料乐极生悲,书生意气哪敌得了政客绵里藏针的狠毒。当他兴冲冲返回太仓家中,当夜就腹部剧痛不已,一命归西,死得实在离奇。由于人为的历史遮蔽,真相迷蒙湮没。好友黄道周为之作墓志铭并挥泪题诗,诗中也隐约留下了对其死因的怀疑。计六奇《明季北略》上则较确定地说,是吴昌时用一剂药送张溥入九泉的。周延儒的复出,张、吴两人同是划策建功的人,但在争权夺利的斗争中,吴昌时把大权握在手中,不愿张溥尝鼎一脔,就出此毒计。当然,吴昌时的背后还能看到周延儒狞笑的影子。
张溥少年得志,锋芒毕露,不但对这个老师的某些行为看不上眼,而且经常要他按照复社的意思做事,因此周延儒对这个学生恨之入骨,只是为了利用才虚与委蛇,哪里肯真正洗心革面、痛改前非呢?
周延儒是个贪钱又贪色的人。不妨回头看看发生在此前的一件事。东洞庭山富室有一个死了丈夫的**,耐不住寂寞,勾通外人自嫁自。那富家当然不愿意,告到县里,娶亲的害怕,不得已将**盛妆送给了周延儒。周“一见宠悦”,当时恰值朝廷发表他重为首辅,他溺于美色,拖延着不肯进京出仕。张溥就拿了县里的捕单找到周延儒,也不管什么师生之礼,把捕单朝他面前一掷,周延儒不由大怒,张溥不买他的账:“这不过是小事一桩,您用不着发这么大的火。如果您现在不肯出山,将来恐怕会有比这更坏的事情。”这老滑头一听,马上变了脸,对张溥说:“没有您这番话,我看不到这一点。”竟然将学生也恭恭敬敬称您了。于是就带着那个**走马上任。这一出似乎是“小事”,怨毒却结得极深,无形中为张溥后来的命运埋下了伏线。
周延儒上任伊始,起用了一些人,也罢了一些人的官职,作过些“好事”。这使张溥、张等人有些得意,天真地认为周延儒以前仇恨东林党,现在知道错了,就可以引导他走上正路,真以为周延儒一夕之间就变成了正人君子。待到张溥一死,这些读书人才知道了政治的凶险。周同谷的《霜猿集》有关张溥之死,有“故人昨夜魂游岱,相国方言好做官”的诗句,诗后有注:“张西铭(即张溥)讣音至,延儒惊起曰:‘天如奈何遽死!’既而曰:‘天如死,吾方好做官’。客曰:‘庶常(指张溥)吾道干城,公何出此言?’延儒乃出一册示客曰:‘此者天如所欲杀之人也,我如何能杀尽?’”在周延儒眼中,张溥实在是个碍手碍脚的人物。张溥将自己一展鸿图的希望寄托在周延儒的出山,而周延儒则把自己为所欲为的希望寄托在张溥的死亡,这真是悲剧的点睛之笔。
张溥一死,全国性的复社顿时失去了领袖。周延儒的身边就被吴昌时辈包围了,他们开始为所欲为,最后不但自己丢了性命,也促使了明朝的加速灭亡。
名句:
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五人墓碑记》
有关廉洁文化的古诗千古名句有:
廉不贪直不倚。 唐·柳宗元《处士段弘古墓志》
惟廉者能约已而爱人,贪者必瘦人以肥已。 《明史·循吏传》?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清·曹雪芹《红楼梦》?
临大利而易其义,可谓廉矣。 《吕氏春秋·忠廉》?
临官莫如平,临则莫如廉。 《孔子集语·漆雕氏》?
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
威严不足以易其位,重利不足以变其心。 《战国策·赵策二》?
知足则乐,务贪必忧。 宋·林逋《省心录》?
人不贪财鬼也怕。 中国谚语?
宁可没钱,不可伤廉。 中国谚语?
鱼为诱饵吞钩,鸟为秕谷落网。 中国谚语?
若无知足心,贪求何时了? 唐·白居易《西掖早秋直夜书意》?
忠信廉洁,立身之本,非钓名之具也。 宋·林逋《省心录》?
宁作清水之沉泥,不为浊路之飞尘。 三国·曹植《九咏》?
此乡多宝玉,慎莫厌清贫。 明·黄遵素《霞舟随笔》?
世上没有比人的可诅咒的贪心更难抑制的东西。 [古希腊]荷马《奥德修记》?
贪心的人至死也干不好任何事。 [英]威尔逊·T《有关高利贷的谈话》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