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是人文主义,还是科学主义”的再认识

2.语文改病句方法,步骤,如何分析句子成分?

3.中学语文词性

4.关于语文的学习方法,请赐教!

5.求现代汉语句子成分划分练习题

中学语文划分句子成分练习课件_

实词

(一)名词

1.名词的意义和种类

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包括表示时间、处所、方位的词在内。名词有以下几种:

(1)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叫一般名词,细分如下:

A.人、电脑、钢笔、桌子、钢材(普通名词)

B.鲁迅、黄山、雷锋、广东、欧共体(欧洲经济共同体)(专有名词)

C.学生、树木、纸张、青年、马匹(集合名词)

D.意志、道德、理想、政治、友谊、积极性(抽象名词)

E水、土、金、空气、雨、火(物质名词)

(2)表示时间:九月、夜间、夏天、后年(时间名词)

(3)表示处所:肇庆、山顶、远方、美洲(处所名词)

(4)表示方位:上、下、东、西、左边、里头、以东(方位词)

2.名词的语法特征

语法特征包括词的功能和形态,语法特性包括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

(1)经常作主语和宾语,例如:青年是(早晨)的太阳;多数能作定语和带定语,例如:“(肇庆学院)的校园风景优美。”、“(石头)山”。名词一般不能直接充当状语,但表示方式、态度(电话联系、广播找人、科学地看问题、历史地看问题)、原因(友情出演)、比况(产量直线上升)时可以直接充当状语。不能作补语。

(2)名词前面一般能够加上表示物量的数量短语,一般不能加副词。例如能说“十斤肉”、“四吨钢材”,不能说“不广东”、“不老师”。

个体名词主要受个体量词的修饰。比如:一条鱼、一坛酒、一盘牛肉、一支钢笔、一碟茴香豆。除了个体名词,其他名词和量词的组合都要受到限制:集体名词不受个体量词短语的修饰,一般只能用“批”、“些”、“点”等集合量词来表示不定数。比如“一批船舶”、“一些”、“一点纸张”;抽象名词没有具体的形状,一般只能用表示类别的“一种”、“一类”来修饰。比如“一种情感”、“一类看法”;专有名词表示独一无二的人或事物,一般也不受量词短语的修饰。但是为了强调,如“中国出了一个”、进行比较,如“三个臭皮匠,一个诸葛亮”、用于比况,如“一个李公朴倒下去了,千千万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了”、表示特例,如“绝不允许搞两个中国”,“一个北京市就有十几个刘慧芳”就可以接受个体量词修饰。

有几个副词能加在名词前头,但不能单用,例如“路上净烂泥”、“衣服上净尘”,在句子中只能做谓语,这是判断动词“是”表示事物存在的一种形式的省略,“路上净烂泥”即“路上净是烂泥”,“衣服上净尘”即“衣服上净是尘”。在“王就小王”、“已经清明了”、“都大姑娘了,还疯疯癫癫的。”、“已经少先队员了,还哭鼻子。”、“都快老太婆了,还跳什么迪斯科。”里是强调。“不人”、“不鬼”、“不山”也不能单说,只有在“人不人,鬼不鬼的”、“僧不僧,道不道”、“什么山不山的”、“不人不鬼”等句子里或惯用格式里成对用或者连着说。还有,近年来在书画中出现一种程度副词修饰名词的现象,例如“很淑女”、“很绅士”、“太传统”、“非常专业”“十分专业”、“很克林顿”、“太维纳斯”等。这类名词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在此类名词的语义中,都包含一种描述性语义特征。例如“很绅士”中的“绅士”一词就有“有礼貌、有风度、尊重女性”等语义特征。“很淑女”中的“淑女”则有“美好、文静”等语义特征。所以并非任何名词都能受程度副词修饰,比如,“很纸张”,一般是不能成立的。个别抽象名词前也可以带“不”,如“不道德”、“不理想”也是包含描述性语义特征的用法。

(3)名词不能用重叠式表示某种共同的语法意义。亲属称谓以及其他少数词,例如“爸爸、姐姐、哥哥、弟弟”和“星星、姥姥”等,这些是构词的语素重叠,不算构形的形态变化。稍有例外的是几个单音节名词:人、家、户,重叠后表示“每一”的意思。“、家家、户户”即“每一人、每一家、每一户”的意思。部分名词对举时可以复叠。两个单音节名词复叠,既可以是同义的,也可以是类义的。比如“山山水水”、“枝枝叶叶”、“瓶瓶罐罐”、“条条框框”、“坑坑洼洼”等等、名词复叠表示“全面而纷繁”的意思。少数重叠或复叠的名词已定型为成语,比如:婆婆妈妈、风风火火,而且往往用的是引申义和比喻义。

(4)表人的名词后面能够加“们”表示群体(详见助词“们”),例如:“同学们、姑娘们、先生们、女士们”。不加“们”的名词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群体。例如:“问你的孩子好!”、“地里有农民”。

3.时间名词和方位词

时间名词较特殊,除了能作主语(早上干什么?)、宾语(这里是晚上。)和定语((下午)的时间)外,还经常作状语,表示事情发生的时间,例如“班上[今天]来了一位新同学”。

方位词是名词的一个附类。方位词有单音的和双音合成两类。单音的有:上、下、前、后,东、南、西、北等。由单音词加上“之、以、边、面、头”等等组成的合成的有:之上、之下、之前、之后,之东、之南、之西、之北、之内、之外、之中、之间,以上、以下、以前、以后,以东、以南、以西、以北,以内、以外等等。下面列出方位词表:P13。方位词都具有粘着、定位、封闭的特点。

方位词主要是加在别的词语后面,组成方位短语,表示处所或时间。例如:“房间里、上班前、散会之后、桌子上、开会以前、出国之后”。方位短语既可以表示空间关系,也可以表示时间关系,有的也可表示数量界限,如:“一岁以上;七十以内;五万左右”。

方位词基本上都是后附的,但有时也可以单独充当句法成分。如:方位词可以单用,表示方向或者位置,例如“往北,过两个路口,再转东,就到了”,其中的“北、东”表方向;“前怕狼,后怕虎”,“上有老,下有小”里的“前、后、上、下”表位置。“上、中、下”等方位词还有表条件、范围等引申用法,详见“方位短语”和“虚词的运用”。

名词附上方位词后构成的是方位短语,方位短语常常充当介词宾语,组成带有方位词的介词短语,比如:在会议室里、在开会以前。

(二)动词

1.动词的意义和种类

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消失等。

动词的分类一般的做法是根据动词的表义功用进行分类:

(1)走、坐、看、听、打、拿、批评、宣传、保卫、学习(动作行为动词)

(2)爱、恨、怕、想、喜欢、害怕、想念、觉得(心理活动动词)

(3)有、在、存、存在、出现、失去、消失(表示存在、变化、消失)

(4)是(判断动词)

(5)能、会、愿意、敢、应该、要(能愿动词)

(6)上、下、进、出、回、过、起、开、来、上来、下来、进来、出来、回来、过来、起来、开来、去、上去、下去、进去、出去、回去、过去、开去(趋向动词,用法详见“趋向补语”)

2.动词的语法特征

(1)动词能作谓语或谓语中心,多数能带宾语,如“他笑了”、“爱祖国”、“复习功课”、“认识小毛”、“学开车”、“看京戏”。大多数动词还可以带动量补语。比如:读三遍、骂一顿、看一回、跑一趟、去一次、查一下、见一面,

(2)动词能够前加副词“不”,多数不能加程度副词。大多数动词可以前加“不、没(有)”来否定,例如“不干、不喜欢、不害怕、不走、不坐、不在、不应该、不要、不进、不出”;但却不能说“很干、很走、很坐、很在、十分进、非常出”。动词都可以有“V不V”或“V没V”的提问形式。比如:“是不是、能不能、去不去、情愿不情愿、知道不知道、值得不值得、死没死、有没有、成不成、得逞没得逞”。

绝大多数动词或动词短语可以受副词的修饰。比如:在办理、正在表演、已经产生、都赞成、大力提倡、尽情歌唱

只有表心理活动的动词和一些能愿动词能够前加程度副词,例如能说“非常喜欢、十分害怕、相当担心、有点想念、极其讨厌”,还有“非常愿意、很应该”。有些动词带上宾语可以受程度副词修饰。比如:很有纪律、相当有礼貌、非常守时、十分讲道理、更加想家了

(3)动词多数可以后带“着、了、过”等表示动态。大多数动词可以带时态助词“着”、“了”、“过”。比如:保持、表扬、补充、布置、重复、担任、调查、分析、改造,少数动词后不加“着”、“了”、“过”,比如:是、会、应该、懒得、乐于、加以、作为。(见“动态助词”)

(4)有些动词可以重叠,表示短暂、轻微(动作的动量少或时量少),限于表示可持续的动作动词。单音动词重叠是AA式,如“看看、尝尝”,双音动词重叠是ABAB式,如“锻炼锻炼、分析分析、鼓励鼓励”。部分动词有A了A、A一A重叠形式。比如:“吹了吹、点一点”,这些重叠形式一般带有短时或尝试的意义。

3.特殊的动词

动词比较复杂,有些需要单独加以说明。

(1)判断动词“是”

典型的判断动词只有一个“是”,此外“为”、“即”、“系”等也可以表示判断。“是”具有很多和一般动词相同的语法特点:可受副词的修饰,常单独作谓语,可单独回答问题。但也有不同点,不能重叠(修辞角度除外)不能加表示时态的助词和趋向动词等。“是”在主语和宾语之间有多种用法,主要有五种:

(1)表示等于什么或属于什么。比如:杨沫是《青春之歌》的作者。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孙中山是国父。(同一关系)鲸是哺乳动物。蒋子龙是改革文学的先驱。(种属关系)

(2)表示事物的存在、存有。比如:杯子里是茶。路上全是泥水。满脸都是尘。这种用法时,主语一般为处所词,因此,除表示判断外,“是”还表示存在某物。

(3)表示事物的特征、质料、情况。比如:这姑娘是高个子(特征)。茶具是唐三彩的(质料)。我是刚刚才听到的消息(情况)。

(4)表示事物之间的关系、联系。比如:火车从北京开出是早上五点半。一份盒饭是二十五元钱。他仍然是一身农民打扮。那时国民党是飞机加大炮,我们是小米加。

(5)表示比喻、比况。比如:困难是弹簧,你强他就弱,你弱他就强。人是铁,饭是钢。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

要注意副词“是”常用在谓语动词、形容词前,例如“他的想法是改了”,“小白是走了”,“今天是非常高兴”,“乡下人是老实”。这些“是”要重读,相当于“的确、确实”的意思,不能省略。

“是”不重读时,可以省略,只表示一般的肯定。这种“是”与句末语气词“的”配合构成“是……的”格式,同“小黄是个做保险的”里的“是……的”格式和词性都不同(参看“语气词”一段)。

(2)能愿动词

又叫助动词,“助动词”有性的动词的意思。能愿动词对动词、形容词所起的作用主要是评议。作状语时与副词很不相同,它大都能构成“×不×”、“不×不”式,如“能不能”、“不能不”等。

能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客观的可能性、必要性和人的主观意愿。主要表示三种意义:

表可能:会、可、能、可以、可能、能够

表必要:要、应、应该、应当、该当、得(dai214)

表意愿:要、肯、敢、愿、愿意

表可能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表示有能力,一种表示有可能。试比较:

腿伤得不重,还能走路。 满天的星星,哪能下雨啊。

在句子里常作状语,例如“今天〔不〕〔会〕下雪。”“我们〔能〕实现四个现代化。”“你〔不〕〔该〕迟到。”“你〔能够〕来吗?”“我〔要〕去上课了。”“大家〔应该〕帮助他。”

它还可以作谓语或谓语中心、定语,如“你〔愿意〕来吗?”“非常愿意。”“我会。”“这是(可能)的事情。

能愿动词不能用在名词前面(“要东西”、“会英文”中的“要”、“会”是一般动词),不能重叠、不能带助词“了、着、过”等。

能愿动词同一般动词的区别主要在于:

不能重叠,不能带时态助词。大都可以用在“X不X”这个格式中(得:dai214除外)。能愿动词经常组成正反并列联合短语(用肯定否定相叠形式提问)。比如:他会不会来。拍张照片可以不可以。你这样做应该不应该?如在句子里能愿动词后边还有别的主动词,则能愿动词作状语,没有别的主动词,能愿动词作谓语。

有些能愿动词的否定之否定并不等于肯定,有些则等于肯定。比如:

不能不去=必须去≠能去 不会不去=会去

不敢不去=只好去≠敢去 不该不去=该去

不肯不去=一定要去≠肯去 不应该不去=应该去

不可不去=应当去≠可以去 不可能不去=可能去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否定强度的不同,也同各词本身的能愿义有关。

(3)趋向动词

表示移动的趋向,有单音的、双音的。限于下列这些:

上 下 进 出 回 过 起 开

来 上来 下来 进来 出来 回来 过来 起来 开来

去 上去 下去 进去 出去 回去 过去 ╳ 开去

趋向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或者谓语中心,如“同学们进去了,小毛没出来。”但经常用在别的动词或者形容词后边表示趋向,作趋向补语,如:

“跑〈来〉了”“活动〈起来〉”,“跑〈下去〉”,愉快〈起来〉。

趋向动词作趋向补语时,其位置可以很灵活:“端〈上〉一碗菜”,“端〈上来〉一碗菜”,“端〈上〉一碗菜〈来〉”。“端一碗菜〈上来〉”

“来”、“去”以说话人的位置为着眼点,“上”、“下”、“进”、“出”、“回”、“过”、“起”以对方或其他事物的位置为着眼点。比如,有一个人在半山腰,山下的人喊“快爬上去呀,”山上的人则喊“快爬上来呀”,这里的“上”是对爬山人而言的,“去”、“来”则是由喊话人的位置决定。再比如一个人站在门口,外边的人要说“快进去啊,”里边的人则说“快进来啊”。

“起”可以表示物体向上:搬起石头、举起红旗。也可以表示事物随动作而出现:奏起了国歌、点起了篝火、响起掌声。还可以表示开始:一部《二十四史》从何说起、队伍由此排起。“三折起”(开始、向上)。

“开”可以表示人或事物随动作分开:把箱子打开、眼睛睁不开。也可以表示展开:抡开铁锤,大干起来。迈开大步朝前走。还可以表示开始:消息很快在团部传开了;一见到亲人她就哭开了;听到这个消息,心里便打开了鼓。

“起来”表示起始态,比如“说着说着就哭起来了”。“下去”表示继续态,比如“你说下去”。“说下去”和“说着”不同,前者是经过停顿后再继续,后者是指持续不断地说。“下去”和“起来”都可以表示情况开始发生,逐渐加深。“下去”多跟在含消极意义的词语后,“起来”多跟在含积极意义的词语后面。比如:敌人一天一天烂下去,我们一天一天好起来。积累的经验渐渐地多起来了。储备的粮食一天天少下去,可救援车还是不见踪影。“下去”、“起来”不能换用。“下去”和“下来”都可以表示持续地发展的过程,“下来”着眼于眼前,指过去到现在。“下去”着眼于将来,指现在到将来。比如:总算坚持下来,还要坚持下去。这个自古流传下来的习俗,必然还将继续流传下去。

“上”可以表示动作的结果,往往含有合拢的意思。比如:关上窗户、销上后门、戴上手套、看上了那位英俊潇洒的运动员。也可以表示开始并继续。比如:大家劝你休息,怎么又看上了。这些家伙又折腾上了。会议还没开始,大家就议论上了。

“下”可以表示动作完成,往往含有脱离的意思。比如:卸下零件、脱下皮鞋、摘下几朵月季花、定下计策、打下基础、留下地址、写下了光辉的诗篇、拍下了珍贵的照片。“下”用在“得”后面,还可以表示可能,比如:这间房子八个人怎么住得下?这个教室挺大的,再来十个人也坐得下。不就二十斤么,这个口袋装得下。

“来”、“去”等用在动词后面表示趋向,有两种位置:寄来十块钱——寄十块钱来。请一个人来——请来一个人。区别在于,前式是陈述,表示已然行为,后式是祈使,表示未然行为。所以,凡是自主动词都可以有两种表达形式,而非自主动词。只能有前式,不能有后式。比如:飞来了一只信天翁、迎来了新的一年、传来了一阵脚步声、飘来了一股香味。

普通话中“起”一般不能同“去”组成复合趋向动词“起去”。“开去”也不太常用,只能跟在动词“飘”、“走”、“移”、“传”等的后面,比如:思绪飘移开去、消息传播开去。

动词可以按带宾语的情况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及物动词又可分名宾动词、谓宾动词,名谓宾动词等。在讲完不同类型的宾语之后才好理解。这些动词放在“宾语”后头再举例说明。

(三)形容词

1.形容词的意义和种类

形容词表示性质、状态等。

(1)性质形容词:冷、热、硬、苦、好、坏、朴素、善良、优秀、幼稚、严峻、高尚、奇怪、自私、文静、草率。

(2)状态形容词:大、小、方、圆、通红、黑亮、漂亮、尴尬、模糊、白生生、灰不溜秋、粗了叭叽、愉快、轻松。

(3)不定量形容词:多少、少许、一些、全、全部(这部分有同数词交叉的。)

2.形容词的语法特征

(1)形容词能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语和定语,性质形容词做谓语,通常要前加程度副词或后加程度补语,状态形容词大都可以直接做谓语,有些后面要加“的”。比如:

她很美 井很深 孩子很顽皮 空气相当新鲜 味道好极了 他保守得很 白雪皑皑生机勃勃 心事重重 议论纷纷 衣服雪白的 马路笔直的

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都可以充当定语。多数能够直接修饰名词。例如:

性质形容词充当定语大致有两种情况:直接作定语,带上“的”作定语。

直接:红太阳 白手绢 好孩子 漂亮妈妈 伟大祖国

带上“的”作定语:美的旋律 坏的设备 美丽的风景苍翠的松柏

状态形容词充当定语也有两种情况,一般都须要带上“的”。也有一部分状态形容词可以直接充当定语。比如:

带上“的”作定语:笔直的马路 雪白的衬衣 笔挺的西装 香喷喷的饭菜 大大咧咧的样子 白花花的银子 沉甸甸的稻穗 娇滴滴的声音 空荡荡的屋子 慌里慌张的神情

直接:皑皑白雪 滚滚人流 赫赫战功 缕缕青烟 漫漫长夜 茫茫大海 蒙蒙细雨 区区小事 花白胡须 细高个儿

还有少数性质形容词通常不能充当定语,是唯谓形容词。比如:

广 妥 昏 滥 久 好受 起劲 齐心 过瘾 累赘 吃香

少数性质形容词能够直接修饰动词,作状语,单双音节性质形容词都可以充当状语,单音节形容词充当状语一般不带“地”,双音节形容词充当状语,“地”可加可不加。

不带“地”:乱说 多看 难学 慢走 细想 高喊 粗看 长住 小跑 快跑 容易把握 正确理解

可加可不加“地”:耐心地等待 粗暴地干涉

状态形容词做状语大都是加“地”,少数可以直接做状语。比如:

干巴巴地说 灰溜溜地退下去 怒冲冲地质问 糊里糊涂地犯了错误 重重围住 慢悠悠走过来 羞答答说了几句话 密密麻麻写满了字 纷纷落下

一部分形容词也能作补语,性质形容词可以直接做补语,也可以在“得”后做补语。例如:

看好 吃饱 拉长 走远 站稳 听清楚 说明白 洗干净 绑牢固 摆整齐 穿得漂亮 讲得好听 唱得难听 绿得可爱

状态形容词做补语都要带“得”。比如:

画得笔直的 擦得雪亮的 炒得喷香的 打扮得流里流气的 变得乌黑乌黑的 眼睛睁得溜圆 小手冻得冰凉 脸气得铁青

有些形容词可以用在心理动词或感觉类动词后边充当宾语。比如:

嫌脏 爱热闹 怕麻烦 贪便宜 讨厌懦弱 追求幸福 喜欢安静 觉得好听 显得威风 感到凉飕飕的

少数性质形容词可以充当主语,其述语通常是判断或使令类动词。比如:

方便是最主要的 漂亮又不能当饭吃 谦虚使人进步 骄傲使人落后

当宾语及当主语的功能有争议,有教科书认为这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我们课本不提。

(2)性质形容词大都能受程度副词修饰,例如:“很大、很小、很漂亮、很尴尬、很模糊、十分愉快、十分轻松、非常冷、非常热、非常硬、非常善良、非常优秀、极文静、太草率。

性质形容词的重叠式和状态形容词,或者因为是表情态的,或者因为本身带有某些程度意义,不能再受程度副词修饰。有表示程度构词形式的形容词具有以下特点:

(1)不能受程度副词修饰。比如:

很白一—很雪白 太黑一—太乌黑 有点红——有点红通通

非常直——非常笔直

(2)不能受“不”修饰。比如:

不安静——不静悄悄 不糊涂——不糊里糊涂

(3)不能带补语。比如:

红得很——通红得很 白得耀眼——白茫茫得耀眼

(4)不能进入“越来越”的格式。比如:

越来越白——越来越雪白 越来越黑——越来越漆黑

(5)不能用于比较,不用在“比”字句中。比如:

今天比昨天冷——今天比昨天冷丝丝 小李比小王胖——小李比小王胖咕隆咚

(3)形容词不能带宾语。但是有些双音节的性质形容词兼属动词,作动词时能带宾语。

形容词是不能带宾语的,凡是带宾语的形容词都是形动兼类词。这种词,前加程度副词时是形容词,不能带宾语;后带宾语时不能前加程度副词。这些词兼属形容词和动词两类。形动兼类词带宾语主要有六种情况:

(1)形+使动宾≈使NA。比如:

繁荣经济 端正态度 安定人心 稳定情绪 平整场地

(2)形+意动宾≈认为NA。比如:

重男轻女 重数量 轻效益 重义轻利 登泰山而小天下

(3)形+自动宾句≈NA了,都是由“NA了”的“N”移位而形成“VN了”。比如:

瞎了眼 哑了嗓子 好了疮疤 烂了一筐桃子 碎了一大块玻璃

(4)形+对动宾≈对NA。比如:

宽大俘虏 淡泊名利 亲近小人 冷淡小张 疏远小李 厚了张三,薄了李四

(5)形+比较宾≈比NA。比如:

快了小马两分钟 离他一个头 贵了两块钱 多了两个人 少了一本书 迟了半小时大我两岁 矮他一截

(6)形+存现宾≈NA(在某处)。比如:

家里荒了两亩地 门口横着一条长凳子 山区活跃着一支小分队 近来街上流行花旗袍

(4)有些性质形容词可以重叠,重叠后用法同状态形容词。性质形容词大都可以重叠。如:

单音节的重叠为AA式:好好 细细 大大 轻轻 快快 早早 远远 紧紧 满满

双音节的重叠式为AABB式:干干净净 快快乐乐 老老实实 冷冷清清 冒冒失失 明明白白 漂漂亮亮 大大方方 整整齐齐 马马虎虎

不能重叠的形容词有些是表示不如意性状的,如“丑丑”、“蠢蠢”、“卑卑鄙鄙”、“冷冷漠漠”。有些是带有书面语色彩的,如“美美丽丽”、“清清洁洁”、“伟伟大大”、“勇勇敢敢”。

带有贬义的性质形容词,多用“A里AB”式重叠:古里古怪 粗里粗糙 糊里糊涂 慌里慌张 毛里毛糙

性质形容词重叠以后在功能用法上就转向了状态形容词,譬如前边不能再加程度副词,也不能用“不”否定:很矮矮的个子 非常轻轻的脚步声 不干干净净的房间

而且做定语、补语都须要加“的”:明明白白的事情 冷冷清清的景象 站得高高的 装得满满的

随着这种重叠形式使用的经常化,这种构形的重叠就也会转向构词的重叠。譬如前面提到的A里AB式状态形容词大都是由性质形容词重叠定型化而形成的。部分动态形容词可以用ABAB的形式重叠,表示使某人具有某种感受或体验。比如:

亲热亲热 轻松轻松 清醒清醒 热闹热闹 清静清静 暖和暖和

形容词ABAB重叠式和动词ABAB重叠式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不能带宾语,凡是重叠以后带宾语的都是形动兼类词,而且大多具有致使义(使动用法)。比如:

活跃活跃气氛 端正端正态度 清醒清醒头脑 暖和暖和身子

AB式状态形容词的重叠方式也是ABAB形式,大多要带“的”。比如:

通红通红 笔直笔直 漆黑漆黑的 雪白雪白的 碧绿碧绿的

(5)有些单音性质形容词可带上叠音词缀或其他词缀,这时用法同状态形容词,例如“白茫茫、水汪汪、黑呼呼、灰不溜秋、古里古怪。”

状态形容词的重叠方式是ABAB式,例如:“畅快畅快 快活快活 冷静冷静 凉快凉快”。

要注意还有用两个单音形容词联合重叠的格式,例如“高高低低、大大小小、红红绿绿”这是句法结构中的固定格式(部分名词、动词、区别词都有此种格式,如“盆盆罐罐、前前后后、抄抄写写、打打闹闹、来来往往、男男女女”。这种两个反义或近义单音词联合重叠格式(AABB)表示繁多的、各种各样的意思)。

3.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比较

动词和形容词的语法特性大同小异,可以合称为谓词(谓词还包括代替动词、形容词的代词)。谓词和名词的语法特性是对立的,试看下面的“名词和谓词比较表”:

区别 词类

主要语法特征 名词 谓词(动词、形容词)

能否常作主语、宾语 能 不能

能否常作谓语 不能 能

能否受“不”修饰 不能 能

能否用肯定否定并列式(V不V)提问 不能 绝大多数能

能否重叠 不能 部分能

概括意义 人或事物 动作、性状

内容太多,随便找一本汉语语法书即可解决。如果你是中学生,可以看《中学语法教学系统提要》;如果你是成人或大学生,建议你选择《黄伯荣 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

对“是人文主义,还是科学主义”的再认识

 众所周知,中学生的语法学习,对推进学生学习更多更深的语言,大有裨益,同时也是必要的。接下来我为你整理了高中语文语法基础知识讲解,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语文语法基础知识讲解:修改病句

 (1)句子成分残缺:句子缺少了应该具备的成分,影响了意思的表达,就成了一种结构不完整的病句。常见的成分残缺通常有主语残缺、定语中心语中心语残缺等。

 (2)句子成分搭配不当:主语和谓语的搭配,要注意谓语能不能正确的陈述主语;动词和宾语的搭配,要注意动词表示的动作行为能否支配宾语表示的事物;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要注意对中心语的修饰是否合适。

 (3)语序不合理:汉语的各种句子成分的排列次序是比较固定的,如主语在谓语前头,宾语、补语在动词、形容词后头,定语、状语在中心语前头,几个递加的定语、状语也有一定的排列顺序。

 (4)句式杂糅:不同的句式可以表达相同的意思,但每次表达只能使用一种句式。把两种说法,两种句式杂糅在一起,往往会造成结构上的混乱。

 (5)前后表达不一致:在表达上不合情理,前后矛盾或前后不一致,也容易造成病句,前后矛盾大致有两种;一种是用词前后矛盾,同一句内使用了两个含义相反的词语。另一种是前后情况的表达,互相矛盾。

 (6)其他情况:指代不明、误用词类、重复罗嗦、滥用否定词、用词不当。

 6、修辞:

 (1)常用的修辞方法:比喻(明喻、暗喻、借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无疑而问、自问自答)、反问

 (2)句式的变换和选择:

 ①句子按用途,可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陈述句是告诉别人一件事;疑问句是询问别人一件事;祈使句是用来要求别人做或不做什么的句子;感叹句是用来表示某种强烈的感情的句子。

 ②句式的转换:主动句和被动句的转换、肯定句和否定句的转换。句式转换应注意的问题:A、句式变换,只是换一种说法,换一种句式,不改变句子的原意;B、肯定句变否定句,一种方法是找反义词加?不?,还可以变双重否定句。

高中语文语法基础知识讲解:谓语前置

 (1)宾语前置

 宾语在一定的语境中,要放在动词谓语之前,这是古代汉语中最为突出的一种语序现象。一般地说这种前置是有条件的。其类有三:

 一、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提前。

 例如,

 ① 大王来 何操 ?

 ② 沛公 安在 ?

 ③ 臣实不才,又谁 敢怨 ?

 ④ 圣王有百,吾 孰法 焉?

 ⑤ ?许子冠乎?曰:?冠。?曰:? 奚 冠?曰:?冠素?。

 ⑥ 吾 谁欺 ,欺天乎?

 上解中疑问代词?何?、?安?、?谁?、?孰?、?奚?,都是用作宾语而置于谓语的前边的。例(3)的?敢?是能愿动词,它必须与动词连在一,所以?谁?用在?敢?之前。最有启发性的是例(6),?欺天乎?当然也是疑问句。但由于?天?这个宾语是名词。不是疑问代词。所以放在动词?欺?的后面。

 二、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要前置

 常见的否定词有:不、母、无、未、、弗、勿、莫等。

 例如:

 ①然而不王者,未 之有 也。 (未有之)

 ②臣未 之闻 也 (未闻之)

 ③我无 尔诈 ,尔无我虞。 (无诈尔?)

 ④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 或欺 。 (莫欺之)

 △疑问代词作宾语而前置的格式,在上古汉语中相当严格的。据统计,《左传》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的占98.4%。而否定句中代词宾语置于动词前面的,并不那么严格,先秦古籍中就有一些后置的情况。例如:

 ①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 何求 。

 汉代以后,这种宾语更是大量后置,例如:

 ②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 为之 。

 虽然汉代以后的文言文,前置和后置并存。我们可以认为前置是沿袭先秦语法规则,是文人仿古的结果。

 (三)宾语后有结构助词?是?、?之?等

 为了突出宾语而把宾语提前,并在提前的宾语和动词之间用上?是?或?之?,构成?宾语+是(之)+动词?的格式,例如:

 ① 宋何 罪之有 ?

 ② 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 虞虢之谓 也。

 ③ 将 虢是灭 ,何爱于虞?

 ④ 我周之东迁, 晋郑依 焉。

 ⑤ 王贪而无信, 唯蔡是感 。(感通憾怨恨)

 ⑥ 子曰:?求,无乃 尔是过 与?(责备你)

 其各例意思分别是:宋有何罪、说的是虞虢、将灭虢、依晋郑、感蔡、过尔。

 为了强调行为的单一性、排他性和论断性,便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唯?、?惟?,构成?唯(惟)?是?的格式。以上例 就是这种格式。这种句式仍保留在一些成语中,如?惟命是从?唯利是图?唯才是举?等。其他语句如:

 1惟余马首是瞻。 (只要看我的马头就行了)

 2惟陈言之务去。 (只要是陈旧的语言就务必去除)

 以上各句翻译要体现出?只要?就?的意思来,如只要是命令就听从,只要有利就图,只要是人才就举荐。

 古汉语中,还有些没有形式标志的宾语前置,但并不多见。

 (2)定语后置:

 在现代汉语里,定语一般都放在名词中心语前面,用来修饰中心语。但在古代汉语里为了强调和突出定语或者因为定语过长没,而为了使语言更流畅,于是常把定语放在中心语后边。今译时,一般都应提到中心语前面,其格式有三类

 〈1〉数量性定语后置

 ① 命子封帅 车-- 三百乘 以伐京。

 ② 不豫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③ 孟尝君予车--五十乘,金--五百斤。

 〈2〉修饰性的定语后置

 ①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②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分别译为:?长长的剑?(陆离,形容剑之长),?高高的切云冠?(崔嵬,形容冠之高)。高高的庙堂,远远的江湖。

 〈3〉?者?字短语作定语后置

 ① 太子宾客 -- 知其事音,皆白衣冠道之。

 ② 其石 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

 ③ 村中少年 -- 好事者驯养一虫。

 译为?知其事的太子宾客:?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的石头:?好事的少年?。都因为有?者?字标志而将定语后置 。

 (3) 介词宾语前置

 介词结构的宾语通常是在介词后面,但在古代汉语中,也可放在介词之前,主要以下两种:

 〈1〉疑问句中,介词的宾语前置

 ①许子 奚为 不自织? (为什么?)

 ②何以 战? (凭什么?)

 ③客 胡为 若此 (为什么?)

 ④曷为 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 (为何?)

 ⑤ 学 恶乎始 ? 恶乎终 ? (从哪里?)

 〈2〉一般句式中的介词宾语的前置。

 为了强调介词的宾语,虽无形式标志,但也可以将宾语提到介词之前。例如:

 ① 楚国 方城以 为城, 汉水以 为池。

 ② 楚战士无不 一以当十。

 ③ 沛公 北向坐,张良 西向待。

 在现代汉语中,还有? 夜以 继日?这类成语是古汉语的遗够

 (4) 介宾语短语的位置

 介宾短语可以作状语,也可以作补语,这是古今汉语相同的。但是,古汉语中表示方式、时间、处所、原因、比较、被动等的介宾断语务作补语。?以、宾?式短语作状语。补语参串,而这些补语的短语,今译时一般要作状语翻译。若仍作补语直译,便感到生际别扭,如:

 ① 何不 试之以足 ?(用脚试试)

 ② 五亩之宅, 树之以桑 。

 ③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从?比?)

 ④ 兵数 破于齐秦 。

 ⑤ 名垂乎后世 。

 例①、②是介对象,③介处所,主动者,⑤介时间,今译时,都应译作状语。

 (5) 谓语前置

 主倒置,是为了突出谓语的意义加重谓语的语气或感彩,或是为了合乎讲对仗,押音韵,如

 ①子耶,言伐莒者?

 ②甚矣,汝之不惠!

 ③ 美哉室!

 ④ 大哉,其之为君也!

 ⑤ 灼灼其华

 ⑥ 竹喧归浣女,动下渔舟

 以上之例分别体现了谓语前的三种情况。

 A.疑问句 B.感叹句 C.旧诗词押韵

 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精诚所至 金石为

高中语文语法基础知识讲解:复句

 复句是由两个或几个意义上相关、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单句形式组成的句子。

 (1)如何区分单、复句:①复句的分句间互不为成分,这是区分单、复句最重要的一点。复句的分句之间结构上互不包含,就是说互相不作句子成分,没有句子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这是复句的本质特征,也是复句和单句的最根本的区别。②不能看只有一个主语就断定不是复句。③凡是一个主语管几个动词,只要中间用逗号或分号表示停顿,又互不做成分,就是复句。④有些关联词既可以用在复句的不同分句中,也可以用在单句中。如:只有热爱工作的人,才能热爱生活。(单句)

 (2)复句的类型:主要有并列、递进、选择、转折、因果、设、条件这几种类型。判断复句关系,关联词很重要,有一个顺口溜把难记的、易混的整理在一块,请牢记。

 ?不是?而是?是并列,?不是?就是?是选择,

 ?尚且?何况?是递进,?尽管?配?还?是转折。

 ?既然?配?就?是因果,?即使?配?也?是设,

 ?无论?除非?和?不管?,?只有?只要?讲条件。

语文改病句方法,步骤,如何分析句子成分?

1987年8月,陈钟梁在《语文学习》上发表了《是人文主义,还是科学主义?》一文,引起了强烈的震撼与广泛的共鸣。当时顾黄初先生就认为“是人文主义还是科学主义”这个命题,是语文教育领域中“带有根本性的研究命题”。不过,当初陈钟梁为什么提出这种“带有根本性的研究命题”呢?那是因为――

(一)当时语文教学改革中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追求

上世纪80年代是语文教改异常繁荣与热闹的时代,教改大潮经过碰撞,重组,合流,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追求:一种是追求教学目标的单一化、教学程序的系列化,教学方法的模式化以及教学评估的标准化。其中表现最为强烈的是设想编出一套中小学语文学科分年级的教学目标,从坐标的横轴上排出语文知识讲解的内容,从纵轴上列出语文能力训练的条目,使教、学、考三者都有依据。与此同时,也希望制订出一个能从质与量两个方面评估一堂语文课乃至一个阶段语文教学的项目与方法。这就是陈先生所说的“科学主义思想”。另一种是追求语文教学的社会化、人格化与个性化,认为课堂不仅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场所,也是学生体验人生的地方。语文课应当是知、情、意的统一体,制定教学目标只能起到消极的束缚作用。认为第一种追求强调语文知识的理性化会造成语文认知的唯理性,强调程序化会导致机械化,强调序列化、系统化会产生繁琐化。这些将扼杀学生的个性发展,背离语文教学的人格塑造向度。这就是陈先生所说的“人文主义思想”。然而,这篇论文发表不久就引发了一场对新时期语文教改的“大论争”;而且这场“大论争”导致了――

(二)我国教育权威部门对语文性质进行了两次折衷处理

理论的讨论与实践的反思使人们逐渐认识到,语文是人们交流思想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而且这个工具是负载文化的,这是语文区别于其他工具的本质特点。这个观点在1996年颁布的高中语文《大纲》中概括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应该说,这是权威部门对语文学科性质的一次折衷处理。至此,语文性质观已由“语言工具+思想渗透”发展为“语言工具+文化载体”,而语言工具性仍旧是根本。然而,《大纲》颁布后的更为激烈“大论争”乃至“大批判”又使这样的折衷又发生了变化。当时,持工具说者意想以语文工具性为根本,涵盖人文性而达到二者统一;持人文说者,一种人强调以人文性为首要且不摈弃工具性的二者统一,一种人全盘否定与批判语文的工具性。也就是说,在世纪之交“科学”“人文”正走向融合;同时在工具性、人文性究竟哪个是根本的问题上,还存在明显的分歧。所以,2001年7月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把这个一时难以解决的分歧又一次进行了折衷处理:“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性质观在这个最新的权威性阐述中,工具性与人文性成了完全平等的双胞胎。

然而,主观上对二者统一的彰显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二者对立的客观存在,工具性和人文性孰本孰末,仍是新世纪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方面的难题。22年后的今天,重读《是科学主义,还是人文主义》这篇文章,再检点一下语文教学的现状,我们便发现“科学主义思想”与“人文主义思想”仍然没有融合,甚至两者分离得比以前更加严重,同时又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一)普遍存在着“泛人文”现象

语文教学的“泛人文”现象主要表现为:离开学科特性,背离语文本味,抛开文本,架空语言,忽视能力,鄙视训练,张扬个性人格,强化感情体验,陷入人文的过度阐释,造成语文的实用性减弱,语文能力下滑,语文功能瘫痪。

比如教材编写,全盘否定知识体系,甚至“能力训练”一类的词语也被视为禁忌。许多教材都不提语文知识,似乎一提知识、能力、训练等就触犯了禁忌。新课程标准实施至今已有8年,回过头看看教学实际,高中语文教师抱怨初中语文教师连最起码的“短语”“句子成分”“比喻”都不教;学生到了高中阶段才来补语法修辞,大大加重了高中教学的负担。而且,学生过了那个“打基础”的年龄,语文知识也不太容易学进去,以致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不能掌握。语文教学应该涉及的字、词、句被代之以“自己去感悟”“在悟中学”“再揣摩揣摩”。由于“语文没有体系”“不应该讲体系”等观念的大肆宣扬,一线教师当然只有跟风跑。新课程主张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但教材编写者、教学实施者都心中无数,放弃了主导作用,岂不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学生的自我建构又从何谈起?

上公开课,不管什么文本、什么课型,教师首先考虑的是如何设计美丽如画的课件,配上优美动听的音乐,设置生动感人的情境,设计声情并茂的导入语。而这一切都是为了现场的“精彩”,精彩的标志就是让学生感悟,感动,甚至流泪;让几个聪明一些的学生站起来发言,从他们的嘴里引出带有白胡子的哲理,以赢得观众的满堂喝彩。课上的“堂练”砍掉了,静思默想的时间没有了,读写结合的小练笔挤掉了,只剩下人文兮兮的热闹场面,漫无目的的师生对话。语文课成了单纯的人文熏陶课、情景表演课,美学欣赏课、文学解读课、哲学研究课、科学普及课……目前这种“泛人文”的课堂比比皆是;脱离文本,一味放纵学生所进行的“个性表达”“独特感受”“情感体验”,已经成了无本之木的非语文行为。

课堂教学目标,理应是单位时间内学习结果的具体化表述,具有可观察性、可操作性与可检测性。可是几乎全国所有的中学语文教师备课笔记的“教学目标”都没有达到这样的要求。他们尽管在备课笔记中也标上“教学目标”四个字,但所用的动词却是“理解”“了解”“感悟”“体会”“感受”“热爱”之类的模糊笼统的心理动词。这类模糊笼统的教学目标根本不具备导教、导学、导测的功能。第一,不利于明确教学任务。“理解”“体会”之类的教学目标,会给教师分析教学任务(目标确定后的教学思考)和指导与监控自己的教学行为带来很大的困难——从学生的起点能力到达这些学习结果之间究竟需要多少距离,应该经过哪几个阶段,其间的具体目标又是什么,有哪些支持性条件等,都很难确定。第二,不利于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的选用。“理解”“体会”之类的教学目标,会使师生双方在选择和使用实现教学目标的方法和手段时受到很大的制约。目标不明确,怎样达到目标,就更难以确定。第三,不利于教学结果的测量和评价。模糊的教学目标意味着测量和评价的标尺也是含糊不清的,这就给测量和评价工作带来困难。衡量“理解”“体会”之类的标准是什么?如何准确判断学生有没有达到这些目标?教师和学生对这些问题心中无数,只能凭经验对学习结果进行估计,根本谈不上准确的测量。可是估计出来的结果与真实的学习结果往往大相径庭,更谈不上效度和信度。

(二)有的方面泛滥着“科学主义”

现在应试教育愈演愈烈,真可谓“科学主义”大泛滥。考试成风,除了期中考试、期末考试、调研考试外,还有月考、周考,甚至有一日一考、一课一考。应试教育所主张的考试中心、认知至上、分析本位、技术主义为科学主义语文教育观的滋生和蔓延提供了适宜的土壤。这种语文教育观表现出来了极端的唯科学主义功利性的价值趋向与唯科学方法论的实践走向,其实是非科学的与反科学的。

不少语文教师特别是一些年轻教师,迷信那些蹩脚的教学法,把本来生动的语文课堂弄得呆板,枯燥,乏味,死气沉沉。对文学作品的教学,他们总喜欢抱住固定的教学程式:从作者背景介绍开始,讲第一段、第二段……然后中心思想、人物形象、艺术特色……练习1、练习2……一首名诗、一篇美文、一曲好戏常常被上成一堂知识传授课,毫无文学性可言。他们习惯以科学主义的手段把优美的文学作品支解得支离破碎,干着焚琴煮鹤的勾当。笔者就多次听过把《荷塘月色》分解成多少种比喻、多少种拟人、多少衬托、多少种通感的分析课。这里,带有自然科学特色的解剖刀刺向了文学,刺向了审美。要知道,语文教学应有必要的人文教育,首先应该目中有人--有学生、有作者、有编者、有教师,应该“四心合一”。可是这些人笃信科学,心中只有这个法那个式,唯独就是没有“人”,没有情感,没有人文。

新课程倡导自主学习,可是现在已经消失殆尽;因为语文课上学生根本“做不了主”,课堂中的学与教活动全由教师控制与做主。教师要求看投影,学生不可能看别的;要求听录音,不可以不听;要求朗读一遍,不可以读两遍;要求讨论3分钟,到时不停止不行。教师完全剥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学生没有自由选择的权力,没有自主探究的权力。学生成了课堂学习的奴隶,教师成了课堂教学的奴隶主。教师从过去的“满堂灌”发展到现在的“满学问”,学生从过去的“满堂听”沦落为现在的“满学答”。一次在苏州举行的新课程展示课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16位语文教师所执教的16节课,没有一节课跨越“满堂问”的藩篱,有一节课竟发问了64次。

此类问题,诸如考试练习过多,阅读分析过细,作文标准过繁,备课过于统一,拓展阈限过窄,教学生成过少,都是科学主义泛滥的表现。科学主义要求人应当不带感情的认识事物,做到客观、冷静、理性的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此种情境中的语文教学,其根本属性已经异化为唯理性的可分析性、逻辑性与系统性;其内容已经弱化为单纯对实用知识的追求;语文已经变成了记诵之学、推理之学、乃至“屠龙”之学;学习的主体已经蜕变为失却人文情怀的应试机器与答问木偶。

无论是普遍存在的“泛人文”现象,还是局部泛滥着的“科学主义”倾向,都给我们的语文教学带有了莫大的损失。在“泛人文”导致“泛语文”乃至“无语文”的影响下,目前一些语文教师的教学认真度下降到不堪设想的境地:多数语文教研组名存实亡,集体不学习理论文章,教师不订阅语文刊物。教师的班级教学普遍不写,只依赖备课组长制定的教学安排。备课笔记照搬别人从网上下载(稍作修改)的电子稿,“一人下载,多人享受;文本不熟,照样上课”。前天我们视导一个国家级示范高中的高三语文教学,居然没有一个教师有备课笔记,7个教师全用练习讲义代替备课笔记。没有教案到讲台上“即时备课”,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集体备课时“一一说课”已经成为历史,作业只布置不批改已是常事,缀满评语的作文批改也是凤毛麟角,精致的板书简笔画已是明日黄花,“分步小结”“课堂总结”早已风光不再。学生状况更不堪言表。与20多年前相比,中学生语文水平不仅没有提高,反而明显下降。就说作文吧,多数中学生不能写好一个人,还能记好一件事。议论文写作更是远不如前。2008年12月江苏举行全省第八届高中生作文大赛,要求以“没有问题的问题”为题写一篇议论文,居然层层选拔上来的“作文高手”,好多人不会写议论文。这类令人痛心的现象还很多:不会记笔记,不懂常见应用文的行文格式,不会写汉语拼音,不会用标点,不习惯用工具书……

上述不良现象严重歪曲了语文课程的学科性质,妨碍了语文教育功能的正常发挥,误导了语文教学的发展方向,造成了语文教育的重大混乱,影响了语文教学的质量与效果。在认识到当初陈钟梁提出的问题不仅没有得到解决反而更加严重之际,应该做一些什么事情呢?我们以为,迫切需要做好以下两项工作――

(一)厘清“工具性”“科学性”“人文性”之间的关系

以前一些人以人文性攻击语文的工具性,企图以此来纠正语文教育里的诸多弊病,但很快就没有市场了。原因在哪?逻辑梳理混乱,匹配对象搞错了。“人文性”与“科学性”是一组相对应的概念,它们分别是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派生出来的,二者共存于某一事物体内并形之于外。“物理”与“人情”兼具相融,这个事物才是一个完满健全的。“工具性”同“目的性”是一组相对应的概念。“工具性”是指某一事物在它与诸多事物构成的链条或系统里,处于手段、桥梁和中介的地位,这一事物的存在价值是通过使其他事物更好的存在而体现出来的。这是一个事物处于某个关系链或某个系统里而拥有的相对性很强的事物的属性;改变一下链条长度或调整一下系统的要素数量和结构方式,这个具有“工具性”的事物可能就成了这个链条或系统的终极,成为“目的性”的了。一个具有完美“工具性”的事物,必须将“人文性”与“科学性”共同纳于体内并形之于外,才能充分展现其“工具性”,才在事物链条或系统里具有存在的价值。

“工具性”“目的性”与“科学性”“人文性”是一个二维结构;“工具性”中有“科学性”也有“人文性”,“目的性”中有“科学性”也有“人文性”。要讲融合,只能说“工具性”“目的性”相融合,“科学性”“人文性”相融合。换句话说,“科学性”与“人文性”相融于语文的“工具性”之中,其工具性才是真正完满健全的;反之,其工具性则是残缺不健全的。如此认识运用于语文教学实践,就是充满人文性的科学训练与充满科学性的人文滋养的并存不分。而以往人们对“工具性”的指责有过激偏颇之嫌,“工具性”里内含的“人文性”不足是教学实践中出现的事实,但不能因此抛弃、排挤“工具性”。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工具性”中增添“人文性”内涵,使之与存在于“工具性”体内的“科学性”相融。

联系到《语文课程标准》里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句话,看来需要改一改了。比如“工具性与目的性的融合,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厘清了这样的关系,恐怕就不会再出现“人文性”与“工具性”谁重谁轻的无谓之争了。

(二)建构“新人文主义”与“新科学主义”

作为人文性的上位概念“人文主义”,偏重人、主体、人生、主观、个体存在、自由意志、价值、直觉、体验、情感等;作为科学性的上位概念“科学主义”,则侧重物、客体、自然、客观、普遍规律、因果决定、知识、逻辑、实证、理性等。二者关注焦点的差异既显示出各自的长处和优势,也是其不足和缺憾之所在。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教育观各自的基本主张,都有符合教育规律与发展趋势的正确合理的一面,也有背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不足一面。而一方的不足,正是另一方的优势所在,尤其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它们各自的片面性也日益暴露出来。科学主义教育观重视教育的直接社会作用,但忽视了更为深刻的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责任。人文主义教育观注重人性的陶冶与完善,但有脱离客观物质世界和漠视人类对现实价值追求的倾向。所以,对待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教育观,重视其一与忽视其一,都是片面的与错误的。因为这两个教育观本来就是教育发展中相辅相成与不可分割的两个侧面,只是由于人类知识体系发展的不平衡性,才导致它们不平衡发展与彼此割裂。所以,我们必须树立并坚持一个完整的,既包括人文主义教育目标又包括科学主义教育目标的教育目的观。只有完整的教育,才能处理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使人朝着符合人性的方向健康而全面的发展。毫无疑问,作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既应具备科学技术知识及其素养,也应具备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及其素养,这才是我国乃至全人类的整体目标。正如美国圣母大学校长郝斯柏所指出:完整的教育同时包括“学会做事”与“学会做人”两大部分。在他看来,“学会做事”必须接受科学教育,养成科学精神。“学会做人”必须接受人文教育,养成人文精神。

因此,从教育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要求来看,语文教育必须改变非此即彼的状况,实现科学与人文的有机整合。当初陈钟梁提出的“是科学主义,还是人文主义”,尽管形式上是非此即彼的选言判断式疑问,但是我们应该用彼此相容的联言判断来作答:“既是科学主义,也是人文主义”。即我们的语文教学既不属于单纯的科学主义,也不属于单纯的人文主义,而是二者的相关要素的和谐融合。科学主义、人文主义两者融合之后,尽管“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并非完全你我不分,应该各有侧重。否则,将会消弥各自的个性,陷入虚无模糊的境地,所谓融合的理念也难以落实到教学实践来。所以,两者在融合之后应该是有所侧重的,侧重科学主义的叫做“人文的科学主义”(humanistscientism),侧重人文主义的叫做“科学的人文主义”(scientifichumanism)。科学的人文主义,在保持和光大人文主义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吸取它所匮乏的科学要素和科学精神,所以又称之为新人文主义(neo-humanism);人文的科学主义,在发掘和弘扬科学主义的宝贵遗产的前提下吸收它所不足的仁爱情怀和人文精神;所以又称之为新科学主义(neo-scientism)。(见李醒民《中国科学哲学论丛》(总序):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6月版至2000年9月版>)

在实际教学中,无论遵循“科学的人文主义”,还是“人文的科学主义”,均应由具体情况决定,而不应有一个固定不变的套套。“人文的科学主义”不会像单纯科学主义那样导致烦琐化与机械化,“科学的人文主义”也不会像单纯人文主义那样不注重基本能力的培养、基本知识的积累。针对前文所论述的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奴隶”这一弊端,应该增加一些人文关怀与民主意识,尽可能把学生朝着课堂学习主人方向引导。比如开始由老师“扶着走”:组织学生自主备课,自主选题,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提问,命制作业,课堂小结。这种自主学习,属于“人文的科学主义”;等到学生熟练掌握了自主学习的方法,教师作为“学习的首席“出现在学生之中时,则又属于“科学的人文主义”了。

中学语文词性

一、判断病句的方法 (一)、紧缩法。常用的语法分析方法。先把句子中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和补语)都去掉,紧缩出主干,检查主于是否存在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的语病;如果主干没问题,再检查局部,看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的搭配有无问题,修饰语的内部是否存在语序问题。例如: 天的青年担负着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这个句子的主干是“青年担负着建设成为强国”。从这个主干可以看出这个句子的结构不完整。 紧缩法也适于检查句子成分是否搭配得当。例如: 老红军向我们讲述了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历尽千辛万苦,克服重重困难,在的领导下勇往直前的一曲壮歌。 紧缩以后,全句成为“老红军向我们讲述了……一曲壮歌。”这样我们可清楚地看到“讲述”与“一曲壮歌”搭配不当。 紧缩法运用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紧缩时,为了避免在否定句中去掉否定词而出现与原意相反的情况,应把否定词保留在主干里。 ②紧缩时,必须保持原格式的基本结构不变。如果砍掉了修饰成分以外的词语,就会破坏原句的结构。 (二)、类比法。对句子的毛病拿不准时,按照原句格式仿造一些浅近的、容易把握的句子加以比较,就能比较清楚地看到语病所在。例如: 这个经验值得文教工作者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视。 原句结构较复杂,先压缩化简为“这值得他们的重视”,再比照它的结构造句:“这值得他们的学习”“这值得我们的参观”,这三个句子和日常说法相比多了一个“的”字,原句要将“教师的重视”中的“的”删去。 (三)、语感审读法。调动语感,在审读的过程中从感性上察觉语句的毛病,即按习惯的说法看是否别扭。如别扭则再作分析比较,明辨原因,加以修改。例如: 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国难,胜利攀登到顶峰。 这个句子第一部分中的“不管……都极端不利”显然不合习惯,正确的说法是“不管……多么不利”“尽管……非常不利”。 (四)、逻辑分析法。有的语病从语法上不好找毛病,就得从事理上进行分析,这就是逻辑意义分析法。逻辑意义分析法要从概念、判断、推理方面考虑是否得当,从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方面考虑是否合适。例如: ①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 ②凡是有杰出成就的人,都是艰苦环境中磨炼成才的。 第一句“仿造伪劣产品”是不合事理的,应改为“制造伪劣产品”或“仿造名牌产品”。第二句用了“凡是……都”这个全称肯定判断,言过其实了,应将“凡是”改为“大多”,后边删去“都”字。 二、修改病句的原则 把握句意,修改得要少,改动得要巧,尽可能保住原句的意思。务求全句改得妥帖,避免以错改错。 (一)、对症下药,有针对性。简单地说,就是什么地方有毛病,就改什么地方;是什么样的毛病,就用相应方法来改。所以对各种病句的类型一定要心中有数,针对造成语病的原因进行修改。 (二)、尽量保持句子的原意。每一个病句,一般都包含双重意义,一是没有正确表达出来的句子的原意,一是已经表达出来的歪曲了原意的错误意思。改正病句时,应尽量分析并把握它所要表达的原意;在尽量保持原意的前提下,将错误的地方加以造当的修改、调整。切忌违背原意,另起炉灶,按自己个人的意志另选一个句子去代替原句,或者添枝加叶来雕饰句子。这样做,往往会背离原意而达不到正确改正语病的目的。 (三)、要善于运用多种方法进行修改。每一个病句,几乎都可以从语法、修辞、逻榻的角度来分析其造成语病的原因。这样,同一个病句,也就可以有多种不同的修改方法。至于用哪一种方法来修改更加合适,这就要看病句本身的语病类型,看表达的需要,看具体的语境。 我们还要注意,能够用调整语序的方法来修改就尽量不要增删词语;改一处可以解决问题就决不改两处;修改病句要注意句意的简洁,尽量保持句式或陈述者对象一致。总之,要记住修改病句的五字诀。 增(成分残缺的) 删(多余的) 换(用词不妥当) 简(修改应简要) 调(不搭配、不照应的) 三、辨析病句的原因 (一)用词不当。  他把节俭下来的钱捐给了灾区。  “节俭”是形容词,不能带趋向动词“下来”。应改为动词“节省”。  也有虚词使用不当的现象。例如:  伊朗厨师可能是不熟悉我们的炊具的用法,也许是由于心情紧张,反正是把烤羊肉没有做好。  “把”字短语不能放在否定词前面。应改为:反正是没有把烤羊肉做好。  (二)搭配不当。  ①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②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③定语、状语、补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④主语和宾语意义上不能搭配;⑤关联词语搭配不当。例如:  秋天的北京是美丽的季节。  “北京”是“季节”,主宾不搭配。又如:  加快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加快”可以配“速度”,但不能配“规模”,这是动宾搭配不当。  (三)成分残缺。  ①主语残缺。有两种情况:a.由于滥用介词和“介词……方位词”格式,造成主语残缺;b.暗中更换主语,造成主语残缺。  ②谓语残缺。有两种情况:a.一句话说了主语,还没有说完谓语,却又另外起了个头,因此造成谓语中有残缺;b.由于缺少谓语中心语造成谓语残缺。  ③宾语残缺。往往由于宾语前的定语太长,使得中心语残缺。  ④定语、状语缺少或者不完整。 ⑤缺少关联词语。 例如:  这个集团目前已成为拥有11个专业公司、2个研究所、3个生产厂,现有固定资产8500万元。 (这个句子的谓语“拥有”什么,残缺。应补上宾语“的大型企业”。)  (四)成分赘余  ①主语有多余成分;②谓语有多余成分;③宾语有多余成分;  ④定语多余; ⑤状语多余; ⑥补语多余。例如:  ①《人民日报》社论见诸于各大报刊。  “诸”是“之于”的意思。删去“诸”或“于”即可。又如:  ②欢迎领导到我校光临指导。  “到我校”即“光临”,造成赘余,修改的办法是留其一,去其重复。  (五)结构混乱  ①词序不当。几种情况:a.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b.把定语错放在状语的位置上;c.把状语错放在定语的位置上;d.多层定语语序不当;e.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例如:  太监是我国封建皇宫有的产儿,是被阉割过的封建帝王的奴仆。  对太监的介绍应先将其特点说明“是……的奴仆”,再言其“是……的产儿”。否则“特有的产儿”的概述设着落,交代不清。  ②句式杂糅。有两种情况:a.两种说法混杂;b.前后牵连。例如:  客房内均设有闭路电视、国际国内直披电话音响、房间酒吧等应有尽有。  该句把两种句式拼在一起造成杂糅。一种是“客房内均设有……酒吧等”,另一种是:“客房内闭路电视……应有尽有”。两种句式应删其一种,从而保持句子表达的明确。  ③复句中暗换分句主语,造成混乱。例如:  老工人的一席话深深触动了小邱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也该句第一个分句的主语是“老工人的一席话”;第二个分句的隐含主语是“小邱的心”。由于句子是隐含转换主语,因此造成句式混乱。  ④层次不清。例如:  新华社发出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人工全合成在上海胜利完成的消息后,广大读者非常重视,科学界人士也非常重视,引起了强烈的反应。  新华社发出的这条消息,就重视程度而言,科学界人士重于广大读者,因此,应先说“科学界人士”的反应,再说广大读者的动态;另外最后一句“引起强烈的反应”属于抽象性语言,应先说,然后再说具体的。(六)表意不明。  ①指代不明。例如:  王新和李红赛跑,经过一段激烈的竞争,终于他取得了胜利。  “他”是指王新还是李红不明确。 又如:  我站在窗前向操场一看,这里有很多同学在打球。  “这里”指代不明,应改为“那里”  ②意思混杂,不知所云。例如:  这些年,写文章的人特别喜欢“该”和“其”这两个带有文言色彩的词。“该”和“其”当然可以用,因为今天我们用的是现代汉语,很多时候,用“这”“那”“他”之类,文章更流畅。这就提出一个问题:“该”和“其”要用得恰到好处。  前面说“该”和“其”当然可用,中间又讲现代汉语中的“这”“那”“他”使文章更流畅,最后又说“该”和“其”要用得恰到好处,使读者无法明白“该”和“其”与“这”“那”“他”用哪个更好。  ③歧义句。例如:  请你代我买两张北京到西安的往返飞机票。  此句有两种理解:其一,往、返共两张。其二,往,两张;返,两张。又如:  这个厂超额完成了全年的百30%,受到上级表扬。  此句两种理解:一种,比全年多出30%;另一种,只超出全年的30%.  (七)不合逻辑。  ①强拉因果。例如:  由于今天是公园里游园活动的最后一天,因此游人寥寥无几。  此句强拉因果,“游人少”的原因不能推出是因为游园的最后一天所致。  ②自相矛盾。例如:  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既然幸免,就没有死,可又说是“死难者”中的一个,犯了前后矛盾的错误。  ③概念误用。例如:  图书馆增添了许多文学作品,如《语文知识指南》《教师语文大全》《辞海》等。  文学作品与语文教学用书是不同的概念。可改成“图书馆增添了许多教学用书”。  ④主客倒置。例如:  那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  该句应改为:“我与报纸接触”,“我”为主动,“报纸”为被动。  ⑤否定不当。例如:  全校师生没有一个人不否认,素质教育使整个校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该句去掉“否认”前的“不”字。  ⑥前后失衡,缺乏照应。例如:  有没有人毁树,是树能成活的重要条件。  该句前面是两种条件“有没有”。后面只说了“能成活”的一个条件,两面失衡,应在“能成活”前加“是否”二字。

关于语文的学习方法,请赐教!

虚词

(一)副词

副词是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的词。

表程度的:很、最、极、挺、顶、非常、十分、极其、格外、分外、更、更加、越、越来越、越发、有点儿、稍、稍微、略微、差不多、几乎、过于

表范围的:都、总、共、总共、统统、只、仅仅、单、光、一齐、一概、一律

表时间频率的:已、已经、曾、曾经、刚、才、刚刚、正、正在、将、将要、就要、马上、立刻、顿时、终于、常、常常、时常、时时、往往、渐渐、一直、一向、向来、从来、总是、始终,永、永远、赶紧

表肯定否定的:必、必须、必定、必然、当然、准、的确、不、没有、没、未、别、莫、勿、未必、不必、何必、不便、不用(甭)、不妨

表语气的:难道、岂、究竟、到底、偏偏、索性、简直、是、是否、可、也许、难 怪、大约、幸而、幸亏、反倒、反正、果然、居然、何尝、其实、明明、恰恰、未免、只好

1.副词只有“很”、“极”可以作补语。例如:

①这办法好得< 很> 。

②这办法好< 极> 了。

2.有一部分副词能起关联作用。

(1)单用的:

说了又说 吃得下就吃 说清楚再走 下大雨也去

(2)前后配合用的:

又…又 越…越 也…也 不…不 既…又 非…不

(3)和连词配合用的:

不但…还 只有……才 既然…就 虽然…却 如果…就 不论…都

即使……也 除非……才

3.“没有”(没)在动词、形容词前是副词,否定行为的发生;在名词前是动词,否定事物的存在或否定对事物的领有。例如:

①没有见过这么好的学生。(副)

②你没有《诗经》吗?(动)

“没有”和“没”是有区别的:“没”不能用在句末,也不能单独用来回答问题,“没有”就可以。如不能说“他来了没?”“没。”只能说“他来了没有?”“没有。”

4.有少数形容词和某些副词,都经常作状语,要细心分辨。例如:

①雨后青山格外秀丽。

②这件衣服特别好看。

③你不能持一概否定的态度。

④大家一致同意大会的决定。

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词的组合来分辨它们的词性。例如:我们可以说“任务特别”,也可以说“(特别)任务”,但“格外”没有这种用法。可见“特别”是形容词,“格外”是副词。又如:可以说“意见一致”,也可以说“(一致)意见”,“一概”没有这种用法。能作谓语、定语、状语,而意义不变的是形容词,不能作谓语、定语的是副词。

5.“白、怪、老、净”等,同名词组合时是形容词,同动词、形容词组合时是副词。因在两个位置上意义是不同的。比较下边两组词:

甲 乙

白布 白跑一趟

老朋友 老说不完

怪事 怪好看

净水 身上净是泥

(二)介词

介词是用在词或词组前面,一起组成“介词结构”,作动词、形容词的附加成分,表示时间、处所、方式、条件、对象等的虚词。例如:

表时间:从、自从、打、到、在、当、当着、于、趁、乘、随着、赶、临

表处所、方向的:从、自、打、往、朝、向、到、在、于、由、沿着、顺着

表方式、方法的:按、按照、依照、本着、经过、经、通过、根据、据、以、将、 就、凭、用、靠、拿

表原因、目的的:因、由于、为、为了、为着

表对象、关联的:对、对于、关于、替、同、与、跟、和、给、叫、让、被、将、 管、论、顺、连

表比较的:比、和、同、与、跟

表排除的:除了、除非

1. 介词结构都可以作状语,少数还可以作补语。例如:

〔在阅览室〕看书(表处所)

〔从早上〕作<到晚上>(表时间),

〔沿着河边〕前进(表方向)

〔对学生〕负责(表对象)

〔连根〕拔起来(表对象)

〔比过去〕更好(表比较)

有的可以作定语,但要加“的”。例如:

①他作了一个(关于诗人杜甫)的学术报告。

②他(对这个问题)的分析是正确的。

2.介词大部分是由动词虚化来的,有的介词跟动词的界线是清楚的,如“从、被、对于、关于”等。有的词在这个场合是介词,在另一场合是动词,如“在、比、给”等。例如:

①他把书放在桌上。(介词)

②他在家里.(动词)

③许多同学都比我学习好。(介词)

④我们要比干劲,比速度,比质量。(动词)

⑤他给我买了一本书.(介词)

③他给了我一本书。(动词)

它们的区别:介词不能单独作谓语,也不能用肯定否定并列方式提问,动词可以。介词后边不可以带时态助词“了、着、过”(“为了”、“为着”、“当着”中的“了、着”不表时态),不能重叠;动词一般可以。它们的意义也不同,如例①中的“在”表示“放”的处所; 例②中的“在”是“属于”或“存在于”的意思。能作介词用又能作动词用的还有“由、让、朝、往、用、拿、经过、通过”等词。

(三)连词

连词是连接词、短语或句子的虚词。例如“和、跟、同、与、而、而且、及、以及、不但、不仅、或、或者、虽然、但是、然而、如果、即使、那么、因为、所以、因此”等。

“和、跟、同、与”四个词都有连词和介词两种用法。例如:

①我和他都去过。(连词)

②我曾经(和他)去过。(介词)

③([和他]去北京)的人都回来了。(介词)

上述三例中的“和”都可以用“跟、同、与”替换。用作介词时,口语常用“跟”,书面语倾向于用“同”。用作连词时,一般用“和”,“与”带有书面语色彩。

连词“和”与介词“和”的不同,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连词“和”前后的词语是并列关系,两者共作一个成分,可以互相调换位置而句子的基本意思不变;介词“和”前后的词语不是并列关系,不能互换位置。第二,介词“和”前面可以出现状语,连词“和”不能。第三,介词“和”有时可以出现在一个句号或一个成分的前头,连词“和”不能,如例②。

“和”等用作连词和介词,在有的句子里会有歧义,如“我和地谈话”就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他”可能谈话,也可能不吭声。为了准确地表达思想,在书面语中一般把“和”用作连词,把“同”用作介词。例如:

④不多时,许大嫂快手快脚的收拾了碗筷,拈了几块烧饼带给阿细和阿娇,便同秀英、凤容一道离了家,走回小艇去了。

(四)助词

助词是表示附加关系或时态等语法意义或语气的虚词。常见的有下面这些:

结构助词:的(底)、地、得、所

时态助词。着、了、过、来着,

比况助词:似的

语气助词:的、了、吧、呢、着呢、嘛、呗、罢了(而已)、也好、也罢、啦,嘞、喽(陈述语气)

吗(么)、吧、呢、啊(疑问语气)

吧、呢、了、啊(呀、哇、哪)(祈使语气)

啊(呀、哇、哪)(感叹语气)

1.结构助词指的是表示附加成分和中心语之间的结构关系的助词。“的、地、得”在普通话里都读轻声“de”,但在书面语中有必要写成三个样子。在定语后面写做“的”,在状语后面写做“地”,在补语前写做“得”。这样可使书面语言的结构关系更加清楚明白。例如:

①灿烂的科学的春天到来了。

②同学们都很快地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

③张老师高兴得说不出话来。

(五)叹词

叹词是表示强烈感情或呼唤、应答的词,如“哈哈、唉呀、啊、哼、呸、哎哟、咳、哦、喂、嗯”等。

①哈哈!我猜着了。

②唉呀!这么大的西瓜!

③哦,我想起来了。

④喂!现在开会了。

⑤嗯!我马上就去。

例①表喜悦,例②表惊讶,例③表醒悟,例④表呼唤,例⑤表应答。

1.叹词的独立性最强,一般不同别的词语发生结构关系,常作独立成分.

2.叹词“啊”与语气助词“啊”不同。例如:

⑥咱们走的不是一条路啊!

⑦啊,今年的庄稼长得真好哇!

语气词“啊”总是附着在句末,念轻声,永不独立,如例⑥。叹词“啊”不念轻声,总是独立在句子结构之外。

3.叹词的写法不十分固定,同一声音,往往用不同的汉字表示。例如“ō,我懂”。就可以用“哦、喔、噢”等表示。又如叹词“啊”,也写作“呵”等。在写作的时候,要尽量用通行的写法。

4.另外,叹词可以作句子成分。如“他哼了一声”(作谓语)。“只听见电话里发出‘喂、喂’的声音”(作定语)。这属活用。

(六)拟声词

拟声词是用来摹拟事物发出的声音的词。例如:嗡嗡、哗啦啦、当当当、潺潺、叭叭、砰、呜、吱吱、咪呜等。

实词

(-)名词

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词。例如:

指人的:鲁迅、农民、工人、作家、老师、学生

指物的:日、风、山、马、稻子、飞机、原子、计算机、车辆、纸张、道德、法律、文化

表时间的:春天、明年、早晨、星期天、现在、刚才

表处所的:马来西亚、北京、凯旋门、大庆、亚洲

表方位的:上、下、前、左、右、东、南、内、外(单纯的)

以上、以前、以东、上边、上面、东边、西边、里头、外头、中间(合成的)

(二)动词

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等的词。例如:

表示动作行为:走、坐、听、看、批评、宣传、保卫、学习、研究、进行、开始、停止、禁止

表示存在变化消失:存在、在、有、等于、发生、演变、发展、生长、死亡、消灭

表示心理活动:爱、恨、伯、想念、打算、喜欢、希望、害伯、担心、讨厌

表示判断:是

表示可能意愿必要(助动词):能、能够、会、可以、愿、愿意、肯、敢、要、应当、应该、配、值得

表示趋向(趋向动词):上、下、进、出、回、开、过、起、来、上来、下来、进来、出来、回来、

开来、过来、起来、去、上去、下去、进去、出主、回去,开去、过去

动词的语法特点:

1.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动作短暂”或“尝试”的意思,是时态的表示法。

单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A

看——看看 想——想想

试——试试 讲——讲讲

双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BAB

学习——学习学习 批评——批评批评

讨论——讨论讨论 休息——休息休息

动词比较复杂,有的需要加以说明。

1.动词“是”

I. “是”用在名词前边是动词,这种“是”常常表示主语“等于什么”或“属于什么”。例如“鲁迅就是周树人”、“牛是反刍动物”、“他是个开车的”、“是他救了我”;此外,“这一年,人家都是丰年,我是歉年,收完秋就没吃的了”等里面的“是”仍是动词,作谓语。

II. “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肯定,含有“的确”、“实在”的意思,可以看作语气副词,作状语,例如“我〔是〕懂了”、“他〔是〕勇敢”、“这样做〔是〕好”。

2.动词“有”

“有”只当动词用,不能当副词用。例如:

请问,这里有卖钢笔吗?(错) 请问,这里有钢笔卖吗?(对)

李光有在吗?(错) 李光在吗?/李光在不在?(对)

李老师有教过你吗?(错) 李老师教过你吗?/李老师曾经教过你吗?(对)

有受伤吗?(错) 受伤没有?(对)

3.助动词

助动词是指动词中能放在“不X不”(不敢不)格式里的词。助动词可以作谓语,如“这样做可以不可以”、“完全可以”。但它们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作状语,表示动作者的主观意愿和表示可能性、必要性等。例如“我们一定[要]坚持原则”、“春天到了,天气[应该] 暖和了”。

4.趋向动词

趋向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如“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来”。还经常用在别的动词或形容词后边表示趋向。作趋向补语,如“拿<出> 一本书”、“拿<出来>一本书”、“拿<出>一本书<来>”。

(三)形容词

形容词是表示人和事物的形状、性质或表示动作、行为的性质状态的词。例如:

表性质的:好、坏、伟大、勇敢、优秀、聪明、老实、鲁莽、大方、软、硬、苦、甜、冷、热、坚固、平常

表形状的:长、短、大、小、粗、细、红、绿、平坦、整齐、雪白、笔直、绿油油、血淋淋、骨碌碌、黑不溜秋

表状态的:快、慢、生动、熟练、轻松、清楚、马虎、干脆

表数量的:许多、好些、全部、全、整、多、少

形容词的语法特点:

1.大部分形容词能同程度副词组合,例如“很勇敢”、“非常整齐”、“太死板”、“最清楚”等。有一部分形容词本身带有某些程度的意义,不能再同程度副词组合。例如“雪白”、“血红”。还有加重叠词尾的形容词“黑乎乎、黑压压、黑洞洞,黑油油”以及其他形式“黑咕隆冬、黑不溜秋”也是如此。

2.一部分形容词可以重叠。例如

单音节: AA式

高——高高(的) 大——大大(的)

红——红红(的) 慢——慢慢(的)

双音节:AABB式

老实——老老实实 整齐——整整齐齐

清楚——清清楚楚 大方——大大方方

或A里AB式

马虎——马里马虎 胡涂——胡里胡涂

慌张——慌里慌张 小气——小里小气

重叠后一般表示程度加深。用在名词前表示程度适中,兼带有爱称的感彩。如“高高的个子”、“红红儿的脸”。

3.形容词不能带宾语。“端正、纯洁、坚定、健全、壮大、活跃、严格、丰富”等是形容词又是动词,“端正态度”是使态度端正的意思,“丰富文娱生活”是使文娱生活丰富的意思。这里的“端正、丰富”是动词。“直着身子”、“红着”、“花了眼”中的“直”、“红”、“花”表示事物存在某种状态,也应看作动词。

(四)数词

数词是表示数目和次序的词。表示数目多少的叫基数词。如“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亿、零”。表示次序先后的叫序数词。如“第一、第二、第三”等等。此外还有倍数、分数、概数。

倍数是由数词加量词“倍”构成,如“一倍、五倍、十倍”。分数常用固定词组表示。格式是“几分之几”。概数的表示法有两种;第一,在基数后面分别加上多、把、来、上下、左右”等,如“一百多”、“一千左右”;第二,相邻的两个基数连用,如“三四(个)”、“十七八(个)”、“五六百(个)”。此外,“三两(个)”。“三五(个)”等两个基数连用的习惯用语也表示概数。

数词的语法特点:

1.数词经常出现在量词前边,例如“一个”、“五本”、“两次”等等。在现代汉语中,数词一般不直接同名词组合,文言格式或习惯用法中,数词才直接修饰名词。例如“一针一线”“一草一木”“千山万水”“三心两意”等。

2.倍数只能用于数目的增加,不能用于数目的减少。分数既可用于数目的增加,也可用于数目的减少。表达数目的增减必须拿原来的数目做基数,不能拿增减后的数目做基数。数量增减有一套习惯用语。

1. 第一、表示数量增加的:

增加(了)、增长(了)、上升(了)、提高(了)——不包括底数,只指净增数。例如从十增加到五十,可以说“增加了四倍”,不能说“增加了五倍”。

增加到(为);增长到(为)、上升到(为)——包括底数,指增加后的总数。例如从十增加到五十,可以说“增加到五倍”,不能说“增加到四倍”。

2. 第二、表示数量减少的:

减少(了)、降低(了)、下降(了)——指差额。例如从十减少到一,应该说“减少了十分之九”,不能说“减少了九倍”.

减少到(为)、降低到(为)、下降到(为)——指减少后的余数。例如从十减到一,以分数计算,应说“减少到十分之一”。

(五)量词

量词是表示计算单位的词。可分两类:

1.名量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单位。

(1)有专用的,如:

度量衡等单位:尺、丈、升、斗、两、斤、磅、吨、分、亩、顷、刻、元、角、米

个体单位:个、位、件、本、间、把、条、根、棵、张、匹、块、片、

只、架、枝、艘、辆、幅、座、句、段、篇、章、首

集体单位:双、对、副、堆、批、群、帮,班、套、串、打(dá)、伙

不定单位:些、点

(2)有借用的,如: 摸(摸了摸、摸一摸)

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和外语相比,其中量词特别丰富,这就使现代汉语增加了区别同音词的功能和形象化的表达手段,如“一口剑、一枝箭”,“一线阳光”,“一小串珠子”。

近几十年来,还出现了一些复合量词,例如:

架次: 计算飞机架数次数的总和。一架飞机飞行十次叫“十架次”,五架飞机飞行两次叫“十架次”或十架飞机飞行一次也叫”十架次“。

人次:计算人数和次数的总和。

吨公里:是陆运的吨数、公里数的计算单位。三吨货物运行一百公里,叫“三百吨公里。

吨海里:是计算海运(水运)货物的计量单位,计算方法同吨公里。

秒立方米:表示一秒钟时间内,水在河床里流过一立方米的量。如在一秒钟时间内流过五十立方米,水流量就是“五十秒立方米”。

2.动量词

动量词表示动作的量,也有专用和借用两类。专用的如“去一次”“念一遍”“哭—场”“走一趟”的“次、遍、场、趟”。借用的如“看一眼”“砍一刀”“玩一天”的“眼、刀、天”。

(六)代词

代词是有代替、指示作用的词。代替人或事物名称的叫人称代词;表示疑问的叫疑问代饲。指称或区别人、物、情况的叫指示代词。

人称代词可分三种: 第一人称指说话一方,单数用“我”,复数用“我们”或“咱们”。第一人称指听话的-方,单数用“你”,敬称用“您”;复数用“你们”,敬称用“您几位”、“您诸位”。第三人称指说话和听话以外的第三方,一单数用“他、她、它”,复数加“们”,“它”不指人而指物。

“我们”和“咱们”的用法并不完全一样。“咱们”一定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的双方,可以称为“包括式”,“我们”和“咱们”在同一场合出现,“我们”只包括说话人在内的若干人,排除听话人,可称为“排除式”。例如几位客人向主人告别时说:“我们走了,咱们再见吧。”但是,普通话“我们”可以是“排除式”,也可是“包括式”。例如:

①你以为妈怕穷么?怕人家笑我们穷么?

②王先生,你放心去吧,过几天我们一定去看你。

例①“我们”是“包括式”,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双方,例②是“排除式”,不包括听话人。“咱”有时相当于“我”,有时相当于“咱们”。

人称代词:我、咱、你、您、他、她、它、我们、咱们、你、们、他们、她们、它们、自己、自个、儿、别人、人家、大伙儿、大家、彼此

疑问代词:谁、什么、哪、哪儿、哪里、哪会儿、多会儿、几、多少、怎样、怎么、怎么样、多

指示代词:这、那、这儿、这里、那儿、那里、这会儿、那会儿、这些、这么些、那些、那么些、这么、这样、这么样、那么、那样、那么样、这么、那么

求现代汉语句子成分划分练习题

《完结平说语文:中小学语文学习方法》百度网盘

链接:s://pan.baidu/s/1WWDSvFBO4F-yAKbhGDUGoQ

提取码:f8rg

完结平说语文:中小学语文学习方法|第9课 导致错别字的原因不一样.mp3|第8课 实操干货:阅读中要查字典.mp3|第7课 实操干货:抄写和默写.mp3|第6课 识字的两种基本方法.mp3|第5课 识字:从原理到方法_.mp3|第53课 学语文的两个核心目标.mp3|第52课 实操干货语文考试怎么复习.mp3|第51课 实操干货考试的时间安排.mp3|第50课 基本功才是最重要的.mp3|第4课 小学各学段“认识”和“掌握”的汉字量.mp3|第49课 实操干货怎么套作文.mp3|第48课 应试作文套路1:中心思想.mp3|第47课 有目标,不焦虑.mp3|第46课 分析卷子心不慌.mp3

1、我们正在做我们的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极其光荣的伟大事业。

2、他生动感人的演讲在我心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3、你们这些战斗在第一线的战士们要牢记党和人民的嘱托。

4、善于思考问题,讲究工作效率,这是老李又一优良的工作作风。

5、各级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要善于发现有用人才。

6、在十字路口,他迅速拉开车门跳了下来。

7、“振兴中华”的口号被一群姑娘变成了激动人心的现实。

8、拜金主义的泛滥使少数人的心灵日渐变得自私、冰冷和贪婪。

-

10、在这讽刺般的笑声中,我头一次感到自己竟这么傻。

11、那时候,同志们都站在场地外看运动员打球呢!

12、这支战斗的曲子永远鼓舞着中国人民奋勇前进。

13、战胜灾难的决心使解放军官兵忘记了饥饿和疲劳。

14、一班班长用几句话就向老师说清楚了班里刚才发生的不愉快的事情。

15、今天夜里路边的灯也许会亮起来 。(无此功能只好加下划线)

16、我们每一个在思想战线上工作的同志都有责任积极参加清除官僚主义的运动。

17、今天,在车间里,厂长对新工人的产品检查得十分仔细。

18、实现四个现代化已经成为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奋斗目标。

19、地震发生的时候,四川省安县睢水镇道禧村的普通农村妇女文友会正走在割猪草的路上。

20、战国时候的孔子就非常佩服春秋时期晏子交朋友的态度。

21、在去藏北草原的路上,我一直静静地望着起伏绵延的草原和草原尽头的雪山。

22、早在2005年,中国就发生过一场关于“要不要敬畏自然”的争论。

23、据说,聪明的老先生曾借助圣人孔子的一句话来说明这个问题。

24、有经验的渔民根据水柱就可以判断鲸鱼的种类和大小。

25、每逢听到孩子们唱歌,我就会想起爸爸第一次教我唱《国际歌》的情景。

26、每天放学后,老师总要站在校门口看一会儿。

27、为了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解放军战士与洪水搏斗了三天三夜。

28、80年代中叶,腐败现象、物价上涨和刑事案件激增越来越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

29、产值增长的速度赶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这是落后的重要原因。

30、经过一番了解,才发现这些学生平时爱好数学,中学时单科突进,却很不重视语文学习,阅读和表达能力挺差。